聽到這兒,季宇寧有點兒知道這次這22天的會,為什麼一定要開了。
去年那18天的文代會,他的感受很多。
但其中有一個非常真切的感覺,就是太不團結了。
在文聯幾個分會開會過程中,作協的那位丁老太太,據說是剛剛回來就開始舊事重提,跟那位周老爺子仍然是不對付。
她當時的發言,季宇寧沒在現場,但事後,他從同屋的王老哥那裡聽了一耳朵,依然是劍拔弩張的。他也覺得是真夠嗆。
而且在文代會結束後,這一個多月的時間,他還聽到一些傳言。
據說丁老太太也以前輩老資格的身份評論過季宇寧這個小年輕的,認為他的一些文學作品,還是有一些問題的。
比如說他的那篇小說《傷痕》的問題,是屬於小學級彆的。
而他的小說《人到中年》的問題,則是屬於中學程度的。
季宇寧當時聽了,就想起來這位丁老太太前世確實說過類似的話,隻是當時沒有說《傷痕》這篇小說,而是說的《班主任》那篇小說。
另外當時這位老太太還說了一個問題,這是屬於更加嚴重的問題,是屬於大學程度的。
那就是楊老太太在81年出版的那本書,那個是問題程度更高的。
季宇寧覺得這並不一定就是所謂的是非對錯的問題,而是爭話語權的問題。
他現在對於文藝圈子,主要就是文學圈子的認識,是越來越深刻了。
其後幾天會議的主要內容,就是對去年爭議比較大的三出話劇發表意見。
會場上100多位劇作家和文學評論家輪流對這三出話劇說自己的看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季宇寧也不鹹不淡的說了一些。其實呢,那三處話劇後世的影響不大,甚至可以說沒什麼影響了。
他在戲劇界熟人並不像作協那麼多,所以他不願意說的太多,而且他已經知道這次會的目的了。
1月31日,周四。
1月份的最後一天,季宇寧在會上也進行了專題發言。而且還是長篇發言。
這是此次會議的主辦方要求的,季宇寧也做了一些準備,不過他的發言仍然是即席發言,這是他一貫的做法。
他的發言的題目是:信仰、信任和信心。
他的信仰是什麼?過去是站起來。現在和將來,則是站起來的同時,又富起來。
實際上他的信仰就是4個字,振興中華。
信任這一塊,他說的很多。他從那些年的經曆,從他的那首詩歌代表作《遠和近》說起,又說到現在這個時候打小報告成風的問題。
他提到自己在今年創作的那篇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他的創作初衷,其中有一點,就是希望能夠用愛國主義來洗滌這個時代人們的心靈。
至於說到信心,他深信國家民族的未來,這是他在去年若乾次公開場合,曾經不斷提到過的。
季宇寧的發言內容,實際上前世在會議結束那兩天那個發言中也提到過類似的內容。
他的發言,除了是他的心裡話之外,也有一種表態的意味。
因為季宇寧今年就準備出去了,他可能還會有作品拿回來發表,他不想在80年代未來的那些年成為彆人的靶子。
喜歡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