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金像獎未引入提名機製,隻設置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五個獎項,另設十大華語片與十大外語片獎。
據說當時領獎的時候,所有人都是衣著隨意。
直到1983年,第2屆香江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才有電視台進行轉播的。
可見當時首屆香江電影金像獎舉辦的頗為倉促,而且感覺也沒什麼人關注,所以根本沒有電視台進行轉播。
當然11月份這個時候的《電影雙周刊》,經過季宇寧旗下的《麒麟影視周刊》將近一年的銷售衝擊,已經是焦頭爛額,銷量從每期幾千冊已經降到不到1000冊了,甚至有的時候銷量會直降到五六百冊。
這時的《電影雙周刊》已經考慮要關門了。它此時既不是香江唯一的一家電影專業周刊,而且其影響力也幾乎沒有了。
所以前世的那個金像獎的提議也沒有提出來。
這一世,設立香江電影獎項的提議,是由季宇寧旗下的雜誌《麒麟影視周刊》提出的,而且這個獎的名字也不再叫金像獎,而是叫金麒麟獎。
季宇寧記得80年代中期日本開始舉辦的東京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就叫金麒麟獎,所以季宇寧有點兒緊迫感,他希望提前讓自己的金麒麟獎問世。
不過11月份,《麒麟影視周刊》提出設立金麒麟獎的倡議後,在香江的影視圈裡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
大部分香江的電影人,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對,就像前世香江電影金像獎首屆頒獎禮上一樣,大家都並不重視。
直至12月份季宇寧入主好萊塢七大電影公司的消息傳來,大家這才一改常態,紛紛站出來表示支持香江設立電影獎項金麒麟獎。
同時香江電台也表示願意參與。
這樣,香江電影金麒麟獎,就是由一家香江最專業的電影期刊《麒麟影視周刊》發起,由香江電影製片家協以及各大電影公司支持,由香江麒麟電視台讚助。
和前世的香江電影金像獎一樣,首屆香江電影金麒麟獎將於1982年3月份舉辦頒獎典禮。
1982年1月1日。
當天,華夏內地發行的《人民日報》頭版的元旦社論的題目是:一年更比一年好,定叫今年勝去年。
文中提到:
“……
農村實行各種不同形式的生產責任製,八億農民的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
……”
季宇寧看到這一期《人民日報》的時候,已經是1月4日的上午了。
他是在20世紀福克斯影業的董事長辦公室裡,看到這張報紙的。
他已經完全接管了20世紀福克斯。
當天他已經進行了人員的部分調整,比如以前股東的代表,像董事長兼ceo,丹尼斯斯坦菲爾,他已經對其表示了感謝,感謝他這些年對於公司的貢獻。這就是要攆人了。
公司的董事會以及高管層,他也準備裁撤大部分人員,他不需要這麼多的決策層,他隻需要聽話的執行層就可以了。
在他眼裡,這些執行層的人員,更多的是屍位素餐,而且很多都是在挖公司的牆角,否則也不可能一直虧損這麼多年。
原本這些年好萊塢七大公司主要做的,就是電影的融資和發行,真正自己製片盈利的並不多。
他在所有高管的會議上提出:創意交給老板,你們隻負責執行就夠了。
他這句話在當天就傳遍了整個好萊塢。
很多人都對他這句話紛紛吐槽,尤其是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的ceo史蒂夫羅斯最為不客氣,稱季宇寧為“好萊塢最狂妄的華夏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