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季宇寧作為會計師和律師,就代理過國內的醫藥公司一些新藥的研發管線的轉讓事宜。
那已經是在他穿越的時候了,當時國內新藥大量的研發出來,而轉讓研發管線的受讓方,往往都是歐美的那種大型醫藥公司,他們有的是資金。
一般而言,藥品的研發周期是很長的,而且風險也比較大,有的時候在臨床試驗的階段,一旦藥品出現問題,那麼整個研發也就結束了,所有研發的資金也都打水漂了。
另外有些醫藥公司新藥研發之後,等不到最終藥品上市的那天,所以他們也會考慮提前把藥品的研發管線變現,再進行另外的項目。
季宇寧從奧美拉唑去年年底終止臨床試驗看到了機會。
如果未來沒有轉機,那麼奧美拉唑就不能上市,此前所有的研發投入,也就白白損失了。
對於醫藥公司來講,這種情況很常見,很多醫藥公司往往會注冊很多藥物化合物的專利,但這些藥物卻最終未必全都能夠上市,成為藥品。
一般大型醫藥公司出現這種情況,就算擱置它也不賣,但中小型的醫藥公司就會著急變現,把此前投入的研發資金收回來。
這個時候的阿斯特拉公司還不是後來的那個大型醫藥公司。
在整個70年代,阿斯特拉公司的收入來源,主要是靠利多卡因這個拳頭產品撐著。
1984年,seoken、利多卡因和博利康尼為阿斯特拉貢獻了50以上的銷售收入。
1985年,阿斯特拉新研發的幾種抗病毒藥物、胃腸道藥物和神經中樞係統藥物,讓公司的毛利提升到10億瑞典克朗。
這個時候的阿斯特拉公司每年的毛利還不到1億美元。純利也就幾千萬美元。
如果以令對方心動的價格,買斷它現在目前已經終止臨床試驗的奧美拉唑的所有研發管線,包括奧美拉唑化合物的專利權。
季宇寧覺得也許對方會同意的。或者對方可能還求之不得呢。
這是北美首富代表資本對於瑞典的一家本土醫藥公司的一個藥物研發管線進行收購。
嗯,優勢在我。
想到此,他立即行動。
初一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聯係安排北美那邊組織收購團隊。
初一當天的京城報紙,基本上充斥的內容就是對昨天晚上春晚的評論,幾乎清一色的都是同樣的字眼:質量低下,雜亂無章,嚴重失控,事故頻發,演員受傷,一塌糊塗。
受傷的居然是陳小二,當天在演出現場就是嚴重凍傷,演出完了以後是直接送到醫院。
季宇寧還打電話給趙秀秀,問了問情況。
還好問題不大
其後幾天,季宇寧基本上就在家裡陪著老爹老娘。
今年京城春節氣溫極低,基本上都是零下十幾度,寒冷異常。
這是近些年來少有的,又趕上一個失敗的春晚。過節都不痛快。
季宇寧一家四口是大年初四飛赴香江的。
他相信會德豐收購戰的相關人等估計都沒過成安穩年。都在等待牛年開市再戰。
2月25日,大年初六,股市重新開市。
季宇寧出新招,宣布以11港幣的價格收購聯合企業,溢價26。
聯合企業的主要資產是船隻,季宇寧看中的是聯合企業持有的6.8的會德豐的股份。
這個時候邱德拔正在和聯合企業談收購。
季宇寧此舉,可以算是釜底抽薪的計策。
當天會德豐的股價升至a股每股7.5港幣,b股每股0.75港幣。再次出現了股票市價高於收購價的局麵。這在股市收購戰實為罕見。
2月26日,麒麟財務顧問公司再次提高收購價,會德豐a股7.4港幣,b股0.74港幣。將動用資金25億港幣。
此舉又一次震動了整個股市。
市場所有人都在等待邱德華再次提高收購價比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