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叔啊,那我們在今年繼續收置地的股票,另外也收一些其他人的,像長江實業,像新鴻基,像恒基,我知道他們手裡麵肯定也有一些置地的股票,到時候拿他們自己的股票逼著他們換。
我們這次收購會德豐,初六的時候直接收聯合企業,把其他人都給驚著了,這就叫以勢壓人。
你不願意轉給我股票,我就把你這個企業收了。
如果順利的話,下半年我想就對置地動手,甚至是對整個怡和係動手。”
目前怡和係的兩大上市公司怡和控股和置地集團仍然是采用交叉持股,互為最大股東。
這種所謂的怡置互控的格局就是紐壁堅設計的。這種結構使得惡意的收購人,很難隻收購其中之一,但是如果像季宇寧這樣有更強大實力的公司,卻更有機會將怡和和置地一同收入囊中。
怡和控股和置地集團互持的股份,在大部分時間裡,也僅僅都是持股在百分之二十左右。而個人大股東凱斯克家族持有的股份也僅僅是百分之十左右。
隻有在80年夏天包船王強收九龍倉之後,在第2年年初的時候,怡和係才將互持的股份上調到了40左右。
但從81年一直到84年年中,這漫長的三年多的熊市階段,怡和係在這期間有作死般的在高位套現了一部分股票。
特彆是82年底到84年底這兩年的時間內,怡置互控交叉持股的股份也都下降到了20左右,甚至低於20。
沒辦法,怡和這兩年來太缺乏現金了,他們這兩年來的債務壓力很大,利潤又低的可憐。
如果收購怡和,那麼最好的機會就在今年,在整個怡和係重組之前。
3月9日,周六。
從瑞典斯德哥爾摩傳來一個好消息。
季宇寧的麒麟醫藥公司的收購團隊,與瑞典的阿斯特拉公司達成協議。
麒麟醫藥公司以78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阿斯特拉公司擁有的奧美拉唑的所有研發管線,包括藥物化合物的專利,以及所有相關質子泵抑製劑類的研發資料。
“阿寧,這個轉讓價格怎麼這麼高啊?
那如果它的第2期臨床試驗不能進行,那這個錢不是白花了嗎?”
“阿琳,不會白花的,我反而覺得這次咱們撿了個大便宜。
你想國內有十好幾億人,現在胃病患者是最多的。
全世界也差不多是這樣。
中醫有所謂的‘脾胃和,百病消’一說。反過來也一樣,係統性的疾病,最後都能推到消化係統。
所以,未來消化係統的藥物,恐怕會成為最大的處方藥。”
季宇寧心裡說,未來90年代後期,這個奧美拉唑的銷量,最高峰的時候,是到了年銷售40多億美元。
阿斯特拉這家公司,也正是靠這款藥成為了歐洲第二大藥企。
季宇寧的麒麟企業是靠娛樂傳媒這個板塊起家,現在倒是涉及到高科技領域的計算機軟件這一塊,但都不能和藥品這個行業相比。
前世在新世紀,一些國家的市值超過千億美元的關係國運的行業,比如像日本和德國,主要就是汽車行業,在北美,就有藥品,有能源,有高科技等行業,在華夏,主要就是金融業。
如果他未來有一個國際性的醫藥企業,那他的地位可就真的不一樣了。
另外,醫藥企業那可真的是最暴利的行業了。
“現在奧美拉唑研發管線的資料,還有就是它的臨床試驗,我們都接手過來了。
我覺得奧美拉唑這類質子泵抑製劑的研發可以繼續往下走,成為我們的主要方向。
奧美拉唑現在這款藥起效時間還得是一個小時,而且服用的藥量也比較大。我覺得未來的方向,就是研發那種起效時間短,藥效穩定的質子泵抑製類藥。
所以我們得趕快把研究所以及生產基地的架構搭建起來,另外管理團隊也必須馬上確定。
我們現在去歐洲談判,找的是北美團隊,是臨時性的團隊。除了加州的ucath的人,主要就是律師和會計師團隊,所以我們要在香江搞一個管理團隊。
阿琳,我想任命你作為麒麟醫藥的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