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的攝影掌鏡,季宇寧經過反複衡量,他仍然選擇了前世這部電影的攝影師英國人羅傑·狄金斯rogerdeakins)。
羅傑就是前世科恩兄弟的攝影師。像科恩兄弟的電影《巴頓芬克》、《冰血暴》等片都是他掌鏡拍的,此時的羅傑也已經在好萊塢嶄露頭角了,他去年拍了一部傳記片。
前世這部電影拍的很辛苦,一是在炎熱的夏季連續拍了三個月,二是導演初掌導筒,鏡頭不斷重複,弄得劇組眾人心情都不太好。
但這一世,電影一開機,拍攝就非常的順暢,一是電影前期準備非常的充分,季宇寧又是成片在胸,所以僅僅用了7周的時間,電影就封機了。
隨即這部電影轉入了後期製作。
7月初,經過一個多月的後期製作,這部電影即將完成的時候,季宇寧同時在世紀城20世紀福克斯總部也完成了一項偉大的發明。
他成功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eb服務器和第一個eb客戶機。
這項發明工作,季宇寧實際上已經進行了大半年的時間。
這一世,這項偉大的發明,沒有如前世那樣誕生在一個學術研究機構裡,而是誕生在好萊塢的一家電影公司裡。
嗯,這就叫藝術和科學的結合。
這個eb服務器非常簡陋,功能也非常單一。
它隻是允許20世紀福克斯總部的用戶進入主機以查詢每個人員的基本信息。
季宇寧此時所做的這個網絡,已經比前世1989年蒂姆伯納斯李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開發出的那個簡單的隻能查詢電話號碼的局域網,內容要更加充實一些了。
二者相同的地方,就是它們都是一個所見即所得的超文本瀏覽編輯器。
季宇寧為他的發明正式定名為ordideeb,並簡稱為。
這個命名,和前世蒂姆的命名沒有任何區彆。
並且小季同誌還非常貼心的,第一時間就加上了中文名字,叫萬維網。
這三個字很妙,妙就妙在傳意、傳形、更傳神。
這三個字的命名,後來成為了內地翻譯界的一個經典話題。
萬維網的這個翻譯示例,也進入了內地幾乎所有的大學西語係的教材裡。
季宇寧在7月份就他的這項發明,在北美專利局進行了專利申請。
與此同時,包含萬維網基本協議和算法的網絡瀏覽器軟件,他也在北美版權局進行了計算機程序軟件的申請登記。
這時候,他的萬維網還沒有發布公開版本。
他準備在一年內通過inter實現http代理與服務器的第一次通訊,並完成在inter上的首次露麵。
未來,1988年7月,被國際計算機界公認為inter曆史上劃時代的分水嶺。是20世紀最重要的一個時刻。
在90年代以後,季宇寧也因為這項發明,而被很多國家的科學界評價為千年科學家。
可見,此項發明的影響之深遠。
“季總,本來我86年就不想當演員了,86年是拍第3部少林寺,那時候合作方是邵氏的劉家班,他們香江的武師,普通的龍套一個月15,000塊錢,我這個主演一天才三塊錢,而且吃的也是天壤之彆。
當時不想乾了,林總說讓我當導演,結果今年年初這個春節檔,我頭一回導的這部電影,又是撲街,票房才1,000萬出頭。
季總你們麒麟電影的那個《八星報喜》都超過3,800萬了。
所以我這連導演也不想乾了,乾脆不乾電影了。”
7月份,季宇寧在比弗利山莊世紀城見到了剛剛來到洛杉磯,準備在此地開武館謀生的李阿傑。
“阿傑,我這兒全都是一視同仁,之前在京城拍《末代皇帝》,所有人都吃一樣的。我這個導演和龍套,內地演員和北美的那些老外,大家全都是一樣吃自助餐。
前些年,那位李大導在內地拍戲,曉慶他們內地演員吃飯,是一人倆饅頭,一塊大頭菜,香江的這些人,是一人一輛餐車。所以我現在根本不搭理這個李大導,還有劉家班的那些人。
你已經離開林總他們那兒了,那你到我這兒,也是一視同仁。
所有片酬分成,我把你和阿龍看成一樣的,未來是同一個檔次。
也同樣是以你作為核心來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