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馬可,你說的對。實際上這部電影拍的不是監獄,它並不是一部監獄片,它拍的是希望。”
9月7日,季宇寧的專機直接降落在威尼斯馬可波羅國際機場。
在機場,他見到了專程來迎接他的威尼斯電影節的實際掌控者,藝術總監比拉吉先生,以及他的老朋友,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的馬可穆勒。
還有已經在威尼斯待了將近兩周時間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劇組成員。
季宇寧下榻在麗都島上的excesior酒店。
“季,我想邀請你擔任明年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評委團主席。”
在酒店閒談中,比拉吉先生直接向季宇寧發出了邀請。
小季同誌聽了,不由一怔。他記得,前世謝晉是擔任了明年這一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評委。
那次謝晉是正好在意大利羅馬拍攝電影《最後的貴族》的外景鏡頭。
因為馬可穆勒的介紹,和新任的威尼斯電影節藝術總監,也就是現在季宇寧麵前的這位比拉吉先生認識了。
當時,比拉吉就邀請謝晉擔任明年的第46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評委。
看來,這位比拉吉先生是想邀請一位華人評委,加入到主競賽單元的評委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以季宇寧現在在電影界的地位,他也隻可能擔任評委團主席一職。
前幾年柏林電影節藝術總監莫裡茨德哈德爾登先生也曾經邀請過季宇寧擔任電影節評委團主席。不過季宇寧當時是婉拒了。
因為柏林電影節舉辦的時間,正好是和內地的春節時間很接近,另外在那段時間,一般還會有北美電影金球獎頒獎典禮,以及北美的格萊美頒獎典禮。
不過這次麵對比拉吉先生的邀請,季宇寧立即就點頭同意了。
他確實應該擔任一屆歐洲三大電影節的評委團主席了。
對於歐洲三大電影節中最古老的威尼斯電影節的邀請,他還是很樂意的。
前世1989年這一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請的評委團主席,是60年代號稱“全世界最年輕的導演”的安德烈斯米爾諾夫。他拍第1部電影《白俄羅斯車站》的時候,還不到30歲。
當然,現在,在80年代,“全世界最年輕的導演”的這個名號,早就已經安在季宇寧頭上了。
這倒是挺湊巧的事情。
另外,明年下半年,正是多事之秋。他有這麼一個機會,到威尼斯來待一個月也挺好。
再有,評委團中如果有他的名字,那麼就不會再邀請謝晉了。而謝晉此時也沒有拍他那部電影《最後的貴族》,謝晉今年正在拍的電影,是季宇寧的劇本,《許三觀賣血記》。
這一世,謝晉到此為止,仍然沒有轉型,仍然在拍他以前熟悉的那些個電影題材。
前世,謝晉擔任那一屆威尼斯電影節的評委團評委,是直接造就了海峽對岸的那位侯導的電影的獲獎。
評審團在最終評審的時候,因為幾位評委對侯導的那部電影內容,尤其是曆史背景並不了解。當時多虧了謝晉發揮他擅長說服人的這個長處,他說服了幾位評委,才讓這位侯導最終獲得最高獎金獅獎的。
侯導的這次獲獎,是華語影片第1次獲得金獅獎。
同時也是海峽對岸的電影,第1次在歐洲三大電影節獲獎。
不過,季宇寧對侯導的這部電影的內容並不感冒,他甚至很反感那部電影的題材,實際上那部電影的背景,在當時看沒有什麼問題,但後來過了若乾年以後,越看問題越多。
所以,小季同誌並不希望那部電影獲獎。
另外,海峽對岸的娛樂圈,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渾。
這個地方的電影,越晚獲獎越好。
喜歡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