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這次來見季宇寧,是帶了自己的兩個作品,一個是劇本《喜宴》,這是他已經完成的,這些年他一直在四處推薦自己的這個劇本,但都是四處碰壁,一無所成。
另外一個,是劇本大綱《推手》。這個劇本的創意,是他剛剛形成的。
前世這個劇本《推手》正式開始創作,是在明年的2月份。
“嗯,現在我們拍的反映北美華人生活的影片還是太少了,香江這幾年倒是有拍這種題材的。有一個女導演,姓張,她專門拍這種題材,拍的還挺不錯的。
所以,李安,我準備投拍你這兩個劇本。”
看著李安那滿臉的喜色,季宇寧又接著說。
“你呢,就按自己的風格去拍,並不給你設置太多的障礙,你有好萊塢少有的自由度。
嗯,當然這個題材的片子,我要求不高,隻要前兩輪發行,不虧本就行。
這兩個本子,《喜宴》這個本子,有點兒太小眾了,而且題材也敏感。我建議你放在後麵拍。畢竟你還是第1次當導演。
我覺得你的導演處女作,還是放在那部《推手》比較好,那部《推手》相對要好拍一些。
嗯,另外呢,這兩部影片,都有同一個角色,就是父親的角色。
我給你推薦一個演員,就是前些年我的電影《龍威小子》裡的那個華人演員。
他叫郎雄,當時他拍這部電影的時候,形象還不夠完美。主要是歲數還沒到。
但現在沒什麼問題了,歲月已經把他臉上的不足全部都補上了。
我覺得他演父親這個形象,特彆的合適。
我看到他現在這個形象,我自己也構思了一個劇本。
不過就是這段時間,一直沒時間拍就是了。”
季宇寧說的,就是李安前世的“父親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電影,《飲食男女》。這部《飲食男女》,他前世就非常喜歡,他想,到時候,他來做導演的話,在那個島上的一些鏡頭,可以讓李安這位前世的導演,作為他的執行導演或者副導演來拍。
畢竟他還是不太方便去那個地方的。
說完《推手》這個劇本,季宇寧又拿出了一個劇本。
這個劇本,就是前世朱旭、梁家輝等人主演的電影《刮痧》。
如果說《推手》讓人們看到了東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
那麼《刮痧》這部電影,則是直接講述了華夏和北美兩個國家文化之間的衝撞。
華夏人願意接受聖誕節,而北美人卻根本不願意接受刮痧,他們哪怕是去了解一些,都不願意。
一方是包容,而另一方則是極度的保守。
而這才是真正不一樣的地方。
“boss,我覺得這部《刮痧》更像是一部好萊塢的電影。而且它的結構非常精巧。情節衝突更強烈。”
李安這次是第一次見季宇寧,有點兒不知道如何稱呼他這個老板。
季宇寧乾脆就讓他直接叫boss。
“《推手》的故事情節,我感覺這個電影更適合你的風格。
所以《推手》這部電影是帶有明顯的作者性的,嗯,更接近於文藝片。
而且這部電影中,還帶有華夏傳統的文化,主要是武術,太極拳,另外還有書法等方麵。
而《刮痧》這部電影則是比較典型的好萊塢商業片。我更看好它的英文版在北美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