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蕉成不知道自己在窗前坐了多久,直到他腹中有了明顯的饑餓的感覺,他這才回過神來。
吃飯的時候,每天的清粥小菜,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有了一種味同嚼蠟的感覺。
而那每天早上必喝的清甜的番薯水,居然讓他喝出了苦澀的味道。
這時他腦子裡突然一閃。
走,必須要走了。
他想到了春節期間彙豐銀行董事局主席蒲偉士的態度。
他感覺蒲偉士對他的態度,明顯和以前不太一樣了。據說他去年去京城,被告知,彙豐隻是一家商業銀行,它隻應該做商業銀行該做的事情。
而那位老許,去年的年底就已經回去了,據說出了一些問題。
現在的這位,任何事情,都必須到他的辦公室談。那種距離感,讓現在的李蕉成十分的不適應。
還有,就是從1月下旬開始,自己的兩家上市公司,長實與和黃的股價,開始不斷的下跌。市值也是持續縮水。
作為香江股市上的老手,李蕉成明顯能感到,港人對於他這兩家公司的信心,已經明顯不足了。
過去,這位李生經常是利用各種消息,操縱他自己公司的股價,不斷地低買高賣。
不過現在,自己的上市公司始終是被看衰狀態。這可真的是麻煩大了。
京城,季宇寧剛開完起草機構的全體會議,老張同誌就找上門來了。
“謔,老張,你又看上我這個《頌蓮》那篇小說了。
我告訴你吧,這篇小說我已經搞了一個劇本大綱了,而且有具體的想法了。
我的想法,是把這個故事的背景,從江南的蘇城一帶,挪到晉省的那個晉商的大院。
那個大院已經開放了,很大,很不錯的地方,如果這樣的話,整體的電影風格也要發生變化,嗯,我倒覺得挺適合你的這個攝影的鏡頭風格的。
我還準備到時候,找你掌鏡呢,你這都找上門來,想當導演了。
也罷,這個電影劇本還是給你拍吧,你就當你的導演去吧。
這部電影劇本,名字我給改成了《大紅燈籠高高掛》。主演考慮還是小鞏同學。
剩下的,包括劇本的潤色,都是你這個導演的事兒了。”
前世《大紅燈籠高高掛》,就是在90年7月開始拍攝的。這部電影參加了91年的威尼斯電影節,拿到了電影節的第二大獎。並且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我看你前一段剛剛拍完的那部《菊豆》也不錯,風格有一點兒像最早的那個《紅高粱》的風格,色彩很好。
這部《大紅燈籠高高掛》由你來拍,不過呢,是有條件的,也就是你導完這部電影,還得過來給我當攝影,我準備明年抽出時間來,拍我的那個小說《秋菊打官司》。
這個片子,還是拍成《一個都不能少》那種風格,是完全紀實性的。”
電影《秋菊打官司》就是在1991年開始籌拍的,當時的主要外景地是在陝省的隴縣。大部分的鏡頭,是采用16毫米攝像機偷拍的方式。
這部電影拍攝的周期不長,而且也獲得了92年的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金獅獎,同時,女主角還拿到了沃爾皮杯。
2月底,季宇寧回到香江。
“宇寧啊,那位李生的長實與和黃,這兩個月來,股價一直走低,市值也在不斷的縮水。
無論是專業機構,還是市場上的投資人,都是看衰李生的這兩家公司,實際上是看衰李家的未來。”
“寧叔,那現在這位李生狀況如何?”
“這段時間,那位李生是深居簡出,基本上除了公司和他深水灣的那處宅子,其他的活動和場合都不露麵了。”
“看樣子,這個人還挺能扛,韌性十足啊。
死皮賴臉可不行。”
3月1日,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