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盛東忙不好意思地回答:“霍將軍,真委屈你了!你已經是遊擊將軍的身份,卻要讓你聽從馮英和孫登雲兩個鎮將的指揮,幫助他們指揮作戰,將來真有機會,我一定幫你一把,還了這個人情。”
霍興忙答道:“孔將軍這是哪裡話?誰不知道雙寧營的馮英和孫登雲是什麼角色?我還不是靠著家裡的關係,走了捷徑,年紀輕輕當上的鎮將。馮英和孫登雲全靠自己的搏殺才有的今天,說起來我都慚愧。孔將軍放心,到了新軍,我一定聽命馮、孫兩位,幫他們多打勝仗。李駟將軍和我說了,在新軍的升遷全靠戰績功名,不講出身,我去了好好打幾仗,得了功績,以後看誰還敢說我全靠家裡的支持才當的將軍,這份履曆對我來說,實在是萬分難得的財富,比我窩在西三寨強多了。”
“哈哈!好,你既然能這樣想,日後必然能成大事,也不枉我專門請李存璋大人調你過來。”“對了,李駟將軍回西三寨了嗎?”
“剛回來。李駟將軍自稱才能不足,辭去雁門關代守主將的職務,叩請代州刺史李建及大人回西三寨駐防,為此李建及大人對李駟將軍極為讚賞,認為李駟將軍不貪權勢,專注本職,是難得的好將官。”
“哦!李駟將軍還真難得,舍得下這樣的職位。”“雁門關守將換成了誰?”
“沒換人,李豆將軍回來了。聽說李豆將軍花了大價錢,買通了審他的幾個官員,請他們出麵說情,按照禦下不嚴給了個降級加罰俸的處罰,留在雁門關將功補過。還是李駟將軍聰明,這次如果李駟將軍不推辭,將來和李豆將軍怎麼見麵啊!現在好了,李豆將軍對李駟將軍也心存感激,逢人便說李駟將軍不貪功、不謀高位,是難得的好將才。”
孔盛東心中暗自失笑,心想李駟最是個官迷,這次急流勇退為自己謀了個好名聲;李豆最貪財,沒想到最後舍了財,才勉強保住自己的官位,哎呀!真是世事難料啊!
霍興接著問道:“孔將軍,我這就要去雲州新軍報到,將軍可有什麼需要叮囑我的事?”
“你去了雲州新軍,一定要放下所有的架子,和官兵同吃同住,做好馮英和孫登雲的參謀副將,領兵打仗你比他們兩人經驗更豐富,見勢不妙一定要勸他們撤退,切記,打得過打,打不過跑,穆將軍手裡還有幾千人馬,隨時可以支援你們作戰。每次作戰不要計較路途辛苦和戰利品多寡,以斬殺契丹軍有生力量為主旨。”
“孔將軍,屬下記下了!此次出戰必定按照孔將軍的指示行事。”
“好,你去吧。同樣的話我已經和馮英、孫登雲說了一遍,你們幾個一定要和文縣令一起好好合作打出點動靜來,不要給我臉上抹黑。”
“孔將軍放心,屬下必定不會。”
霍興走後,孔盛東拆開李駟的來信,信中李駟也把雁門關的事和他仔細講了一遍,原來李豆為了脫罪足足花了五千貫,幾乎把家底搬空,這才買通了數名官員僥幸脫罪,這次回到雁門關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看樣子受到的打擊極大。李駟則為自己的明智選擇而歡喜鼓舞,按照他的猜測,新任代州刺史李建及對他極為認可,將來有的是提升的機會。
孔盛東自言自語道:“李駟這家夥真是應了那句話:人走運撒泡尿都能衝出塊黃金!”
李知行湊上來也看完信,說道:“李豆也應了一句話:人倒黴喝口涼水都會崩掉兩顆牙!”
孫登雲和馮英帶著二百名雙寧營軍兵,作為新軍最核心的組成部分先到達了雲州北麵的軍營,之後幾日文縣令和霍興從各自的下屬中選出的人馬也到了營內,後麵十幾日,陸續有從各營通過報名選拔而來的軍兵入營。馮英、孫登雲、霍興和文縣令四人商量之後,將所有軍兵混編成兩營人馬,每營七百人,分彆由馮英和孫登雲帶領訓練。李存璋見新軍兵員已經就位,將這支臨時組建的新軍命名為‘雲宣營’,暫時任命馮英為領兵將軍,孫登雲和霍興為副將,文縣令為隨軍司馬參軍。幾人的現有官階不變,待作戰有功之後,另行封賞。
在兩個月的艱苦訓練中,兩營中有近百人被陸續淘汰。霍興對此很不理解,他問馮英道:“馮將軍,我們的人馬本就不多,來的人素質不差,淘汰這麼多人,是不是有點過於嚴格?”
孫登雲代馮英答道:“霍將軍,我們這次出去作戰,所有人馬必須具備追得上,射得準,撤得快,肯吃苦,不怕累的基本條件,大凡不符合這個條件而參加的軍兵,萬一在作戰中掉隊或者被圍困,沒人能去救他們,所以現在就要給所有軍兵一點壓力,讓他們知道必須靠自己的能力生存下去,那些因為能力不夠而淘汰的軍兵都是為了他們能保命。”
文縣令也說道:“霍將軍,我同意馮、孫兩位將軍的做法,雲宣營和你們雁門關駐軍不一樣,不靠險要地勢防禦和人多,全憑在草原上和契丹軍騎兵來回拉扯爭奪先機,尋機作戰,所以對單兵的要求更高,李存璋大人願意給雙餉,就是要一支以一敵二的精銳騎兵。”
霍興想了一陣後說道,“兩位說的對!馮英將軍的思路和孔、穆二位將軍的一樣,想來組建的雲宣營也該參照雙寧營,以精銳輕騎為本,打起仗來,行動迅速,突擊迅猛,嗬嗬......看來我得改改思路,才能在作戰中和幾位好好配合。”
馮英也解釋道:“雲宣營剛剛組建,在草原上和契丹軍作戰,即使不能取勝也必須能從容撤退,所以隻能走雙寧營的路子。再說我們的人馬再多也隻有數千,見到契丹軍大隊人馬,隻能逃,多三五百少三五百於我們意義不大。”
幾個人統一了思路,在雲州又集訓了一個多月,等到軍械、糧草陸續運抵,馮英和孫登雲、霍興、文縣令說道:“我們準備出擊吧!”“文縣令,請問這幾日你可想到什麼好方法,可以讓我們取得勝利?”
文縣令說道:“想到了,契丹軍進入宣州以南後,他們隨身帶的乾糧能支持幾天,可是卻離不開水源,沒有水源他們的馬匹根本沒法持續作戰,我建議在宣州以南幾條河流和幾個湖泊附近設暗哨,一旦發現契丹軍騎兵,一麵跟蹤,一麵快速通知雲宣營大隊人馬追擊或者設伏,我們隻打有把握的仗,沒把握的一律不打!”
喜歡塵埃山請大家收藏:()塵埃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