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啟可是最初的那一批,由嬴政親自指派的,他曾經可也是算得上是嬴政的幕僚。
除了從被指派到樂安身邊,就開始了專心致誌的輔佐樂安外。
對於曾經的那些同僚們的關係維護,山啟也從來沒有放鬆過。
以前是他這邊兒張羅的緊,留在鹹陽的那些人衝著嬴政對樂安的重視,可有可無的維持著麵子情。
可自從樂安的名聲越來越響,弄出來的事情越來越多,影響力、聲望在民間越來越大後,就變成那幫人開始重視了。
隻要有點風吹草動,他們都會給山啟傳信,為的就是山啟能記他們的情,真有事兒求到山啟麵前了,山啟能搭把手。
比如說家中有子弟想要來蜀地投奔,求個好官職,或者謀求個好差事之類的,
山啟最初還會將這些人、事兒詳細的說給樂安聽,結果被樂安不耐煩的一句話就打發走了。
“我不在乎你安排什麼人到何種崗位,甚至也不在乎這幫人給了你什麼好東西。隻要你能保證這些人是真的能勝任就好。”
華國從古至今都是一個講人情的社會,她也從來不反感這些人使用人情,
隻要山啟能保證,他安排的這些人沒有問題,樂安壓根就不在乎。
更何況現在這個社會人心遠沒有現代的那般黑暗,每一個被推薦而來的人都是有真才實學的。
畢竟自己推薦的人代表的可是自己,若是其本身能力不足,那不是間接的影響了自己的聲譽。
也正是因為這麼多年關係的維護,山啟有時候覺得,自己知道的消息都比他家小姐的多,
畢竟他家小姐從來不主動問詢任何與王上相關的信息,全都是王上在信裡主動告知了才會有點好奇心。
可是有些事兒,就算他知道了也不能是由他的嘴裡透露出去。
對於突然被封長信侯的嫪毐是怎麼一朝之間,就形成了可以和贏氏宗親對抗的龐大勢力,
也許遠離鹹陽城的普通人不是很清楚,可那些有人脈的,有勢力的是很清楚的。
不巧,山啟也是其中的一員,嫪毐的身後站著的可是趙太後,站著那位曾經從微末時護著他們王上的趙太後!
再加上她在朝廷之上,力排眾議地壓住所有抗議之聲,宣布推遲王上親政兩年的舉動。
山啟相信,在王上的心裡趙太後肯定屬於背叛者了,
縱使他大秦以孝治天下,對於這樣的背叛者,還是來自於後宮最高掌權人的背叛,王上不可能沒有任何的舉措。
所以他大膽的猜測,一旦王上親政勢必代表著後宮趙太後那股勢力的落敗,
那王上肯定會借此機會削弱後宮的權柄,可這樣一來,對於必定會成為秦王王後的小姐而言,可就不怎麼好了。
看著師弟一副憂心忡忡,滿腹秘密卻不可言說的模樣,趙耳隻覺得是杞人憂天這個詞此時具象化了。
從他第1次跟在小姐身邊辦事時,他就發現了自家小姐的行為舉止,完全不同於當代女性。
這裡的不同,不是指身份地位上的,也不是單指行事風格,而是指思想。
小姐的眼睛從未放在任何一處,而是放眼整個天下,她一直堅信著秦會一統天下滅六國,可是視線卻不光在這上麵
嘴裡總是念叨著等錢再多一些,等人才再多一些,要命人建立一艘可以扛得住狂風暴雨的船,要去海的那一麵看一看。
安撫性的拍拍山啟的肩膀,趙耳的話平靜而篤定。“王上必會做出最準確的判斷,如果他是一位明君的話”
私心裡趙耳是不喜歡秦王政的,畢竟秦趙兩國算得上是世仇,縱使趙國再不好,他也是個趙國人,哪怕他現在已經不是了。
“王上,一定會視為明主!師兄,咱們拭目以待”
如果說彆的山啟可能還不確定,可涉及到王上山啟是堅信的。
他的王上,最後所取得的成就,必定會超越曆代先王。
王翦對於從屬地剛剛送來的酒,簡直愛不釋手,第一時間就跑到蒙家找蒙恬他們共同暢飲。
蒙恬晃了晃杯中酒,不敢置信的搖了搖,有些暈乎的腦袋,
他平時可是能喝下整整一大盤子的,這次怎麼才三杯就開始反勁兒了?
同樣有了飄飄欲仙之感的王翦,抱著他帶來的酒壇子指著蒙恬哈哈大笑。
“你這酒量不行,不行啊!”說話的舌頭都開始打卷了。
讓坐在一旁喝著一杯酒,慢慢品的馮去疾看的直搖頭。
他們兩個明明半斤八兩,就這水平還好意思嘲笑對方呢。
又看了一眼筆挺著坐在身邊的蒙毅,對方的麵上倒沒有什麼變化,就是喝酒的速度,肉眼可見的變慢了。
蒙毅看著杯中酒,用力的眨了下眼睛,其實他自己也有一二分的醉意上頭了,
可在他察覺到後,就有意識的開始控製飲酒,所以現在才表現如常。
麵對馮去疾的打量,猛一放鬆的將身體靠向椅背。“彆看了,我現在也有兩三分醉意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