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一下總體設定
第四卷的卷名是《哈利波特與時瞬矩》,《harrypotterandtheont》。這是一個雙關,theont既指魔法部發明的那個小裝置(此時翻譯為時瞬矩),也指最終陷入凝滯的時空(此時翻譯為那個瞬間),也就是塔迪斯爆炸的那個瞬間。
實際上一些見多識廣的讀者很容易認出,本卷的行文邏輯和布局是在原著第四卷的基礎上,縫合了神秘博士電影《博士之日》而完成的。從第一眼發現小巴蒂和小十用了同一個演員(大衛·田納特)開始,本卷需要縫合的元素就已經確定了,隨後按照大綱裡安排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即可。
本卷中,魔法部(斯克林傑和老巴蒂)的計劃是:重開三強爭霸賽,用麗塔為哈利造勢,引誘伏地魔出手(如果伏地魔不出手,那麼哈利將獲得巨大聲望,更便於後續對伏地魔進行政治上的圍剿),然後哈利、博士和鄧布利多商量一個解決伏地魔的辦法。
伏地魔已經知道了這個計劃,但他不打算乾掉哈利(因為他已經知道哈利是魂器)。他布下了三條線,一條是早就埋下的羅道夫斯前往歐陸收攏聖徒為自己所用(他到處宣傳格林德沃是初代黑魔王,導致很多人都接受了這個說法,所以哈利和克魯姆一直在跨服聊天,嘴上說的都是黑魔王,心裡想的是不同的人),並設法說服或控製格林德沃來幫忙(但格林德沃寧願死也不想傷害鄧布利多),第二條線是用安東寧組織隊伍給霍格沃茨施加壓力,扶持斯內普,順便借這個由頭消耗盧修斯的實力(功高震主),但是因為小天狼星橫插一腳,導致安東寧沒拉到什麼人,並且小天狼星也示意自己的手下見機行事,不要白白送死,於是霍格沃茨之戰完全沒給到壓力;第三條線是他自己假意襲擊哈利,實際和鄧布利多對決,伏地魔的設想是自己拿到了牛逼的新魔杖、鄧布利多需要分心保護哈利、鄧布利多或許牽掛霍格沃茨、運氣好的話還有格林德沃幫忙,這麼多因素結合起來優勢很大,而且就算失敗了也可以讓手下再用魂器把自己複活,但是凝滯以後,主魂沒死,魂器沒法複活。按照伏地魔的設想,應該是他乾掉鄧布利多以後掌控大局,留著哈利蹦躂解解悶,但是現在打成了這樣,可以說伏地魔的三條線是全部失敗的。
鄧布利多和博士們的計劃在文中已經反複說明了,在此不多贅述。
亞納耶夫的計劃也分兩條線,並且在言明他的計劃之前,需要先補充一下他的處境。重生後的亞納耶夫深知當前的蘇聯需要大改革,但是他手裡幾乎沒有可以用的力量,支持他掌權的都是既得利益集團,一旦改革必然下台。所以亞納耶夫的思路是暫時不提改革,先幫蘇聯續著,然後開始對巫師界動手,發動兩次大肅反確保巫師全都是自己人,然後以魔法配合作戰的名義把這些自己人下放到軍隊,逐步掌握軍隊,這樣他才可以真正開始對內部動刀。什麼熱戰都是幌子,重要的就是他需要一個插手軍隊的借口和一批可以幫他掌握軍隊的人(也就是巫師們)。
關於亞納耶夫的經曆和計劃以後都隻會用埋暗線+卷末總結概括的方式來表述,因為擔心正文裡寫得詳細被和諧。
在這一卷,亞納耶夫的第一條線就是小巴蒂和他的團隊,他們的任務圓滿完成了,不僅除掉了不列顛兩位最強的巫師,也炸毀了神秘事物司下血本做出來的塔迪斯,埋葬了魔法部的所有尖端力量(中堅力量傲羅辦公室已經借伏地魔的手除掉了),現在不列顛魔法界隻剩下食死徒和鳳凰社兩派勢力,隨隨便便就會打起來,並且原曆史上的勝者哈利波特早就被灌輸了親蘇思想。除此以外,炸毀時空杜絕死神乾涉自己的計劃,也杜絕了其他任何穿越者或者重生者的出現,可以說這一炸賺麻了。
第二條線是華斯科夫和蕾娜塔,用來吸引白宮的注意力。華斯科夫知道部分內情,但是蕾娜塔完全不知道,還以為自己真的是來參加比賽為國爭光的。白宮注意到蕾娜塔和哈利的競爭,並且得知魔法部的計劃,會懷疑蘇聯是想要壓製矛盾(如果哈利表現不佳或者被人蓋過,伏地魔會失去出手的理由),於是他們不清楚具體戰略的情況下決定姑且先和蘇聯反著乾,派個人幫助哈利的話無疑唐納德是最佳人選(有信任基礎、鬼點子多、本人強烈要求)。
唐納德帶了自己的親信艾莉娜參加比賽,他沒啥計劃,走一步看一步,基調是泡赫敏順便幫哈利,如果羅赫有點苗頭就派出艾莉娜狠狠地勾引羅恩,反而他的目的基本全部達成了。
葛玄和亞納耶夫達成了交易,他其實不怎麼喜歡唐納德,也不是很喜歡亞納耶夫(第一個穿越者肯定會不喜歡後來穿越的,唐納德名義上說是同一時代的老鄉,但現在葛玄自己都快要活到穿越前的年代了),而且張秋(他對張秋是有感情的,畢竟親手養大)去年各種穿越作死,讓他心裡也慌慌的。他同意炸掉時間長河並且提供了一些理論上的支持,主要是為了避免張秋繼續靠時間旅行來作死,次要是讓她用正一降聖威盟籙撿漏收集大量時間能量封存起來,葛玄認為自己日後有機會用到這些能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