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源的師兄昆陽,雖然出麵勸了很多次,但是這些來上清觀的人,依舊絡繹不絕。
昆陽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卻又想不到解決的辦法。
他隻能在這些人聚集過多,吵嚷嘈雜時,將這些人勸走,儘量不要打擾到楚源平時練功。
而此時距離楚源來到這個世界,已經有一年時間。
楚源的實力,已經基本恢複。
他體內中丹田絳宮和下丹田氣海之內,都被先天真氣充斥。
感覺再修練下去,體內也隻是增加更多的先天真氣而已,對於他的實力提升微乎其微。
楚源就結束了這次修練。
翌日。
楚源把師兄昆陽叫到身前,他坐在上清觀門前,師父赤微老道生前喜歡躺的那張躺椅上,搖晃著身體道:“師兄,我讓你打聽的事情,你打聽得怎麼樣了?”
大概在半年前,楚源就讓師兄昆陽,關注山下的局勢變化。
他雖然準備等自己武功大成後,就去揚州找尋《長生訣》!
但先要確定現在這個時間節點,處於何時。
不然若是雙龍已經出世,《長生訣》被他們二人得到,他再去揚州就已經晚了。
至於打聽如今時間節點的方法很簡單,就看雙龍有沒有出世,若是雙龍已經出世,在江湖上揚名,那大概率時間點,已經在《長生訣》出世之後了。
“師弟,你讓我打聽的事情,我找對江南情況熟知的人問了一下,都說沒聽過如今揚州城中,有兩名名叫寇仲、徐子陵的年輕人。”
昆陽對楚源道。
清城山是蜀地名山,每日來往天南地北的遊客不計其數,其中不乏從江南來的人!
想要打聽一些事情,還是很容易打聽到的。
楚源道:“行,我知道了。”
昆陽又道:“倒是那石龍,在揚州很有名氣,他被譽為揚州第一高手,開了一家武館,收了不少弟子,但都是由他弟子打理,他已經很久沒有露麵了。”
聽到自己師兄的話,楚源一下子十分確定,這應該是在劇情開始之前,石龍已經獲得了《長生訣》。
不過石龍獲得《長生訣》的消息,還沒泄露到隋煬帝楊廣的耳中,吸引來宇文化及。
楚源道:“多謝師兄了。”
昆陽道:“師弟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
“不過……”昆陽語氣一轉:“師弟,這段時間以來求見你的同道,還有山腳下的村民可都不少,他們聽說了你不休不食,不懼日曬雨淋的事情。同道還好,隻是想拜見你,但那些村民百姓,卻把你當作了神仙高人,有時還會拿一些貢品來朝拜你,想讓你幫助他們,我怕他們打擾你練功,就不讓他們過來。”
昆陽指著上清觀門前右手邊,不遠處的一處地方,楚源隨著師兄昆陽所指的方向看去。
那裡擺放著一排供奉後,已經燃燒完的香燭竹簽和有些變質的食物瓜果。
楚源看到這一幕,一時間不由笑了。
這還真是把他當作神仙來拜了。
其實這一年時間,他雖然醉心於練功,但是對於山上的這些同道,以及山腳的那些村民百姓的來訪,並不是一無所知。
楚源道:“山下的村民百姓,拜我的目的是什麼?”
百姓拜神,必有所求。
華夏百姓,也不拜無用之神仙。
既然他們把香燭和貢品都拿來了,估計是有事相求。
昆陽道:“當今之世,皇帝昏庸,吏治腐敗,官府毫無作為,天下已有大亂的跡象,以至於各地匪患叢生,我們清城山腳下也不例外,山下百姓不堪其擾,希望師弟你能出手,幫他們除掉匪患。”
楚源想了想道:“我懶得親自出手,但我可以傳授他們抵禦匪患的方法,師兄,你傳出消息,就說三日後,我在上清觀門前傳授武學,無論是山上我們的同道,還是山下的百姓,都可以來聽。”
之所以如此做,楚源自然是有自己的目的。
上清觀是一個隻有他們師兄弟二人的小道觀,王朝末年將至,天下將要大亂,楚源準備布武,提升上清觀在清城山,乃至巴蜀地區的影響力。
天下亂歸亂,最起碼彆影響到清城山。
另外,若是有天賦異稟的練武好苗子,他也不介意將其收入上清觀,壯大上清觀。
昆陽對於楚源的話無條件信服,昆陽道:“好的,師弟,我這就把消息傳出去。”
楚源又問昆陽:“對了,師兄,我教給你的武功,你練得怎麼樣了?”
昆陽摸摸腦袋,神情慚愧:“《天山六陽掌》剛剛學會,《九霄罡氣》也才剛剛入門,練成了第一層。”
《九霄罡氣》按照以往的經脈劃分太麻煩,楚源直接將其現在要修練的十二正經外加奇經八脈,共計二十條經脈,劃分成二十層。
一年時間隻是將《天山六陽掌》學會,《九霄罡氣》練成第一層,勉強入門,進度還算不錯。
但是昆陽想用《天山六陽掌》這門武功對敵,還要花費極大的精力,練到得心應手,融會貫通才行。
至於《九霄罡氣》更彆說了,越往後的修練難度越高,楚源真不知道自己這師兄,要完全練成《九霄罡氣》得花費多長時間。
但這才是正常人的練武速度!
像他這樣一開始就百脈俱通,修練先天真氣的,屬於開掛。
“師兄加油!”
楚源對師兄昆陽道。
以後等上清觀壯大,楚源這個觀主想要當甩手掌櫃,就必須把昆陽這個師兄培養得獨當一麵才行。
“師弟,放心,我會努力的。”
昆陽見楚源臉上沒有嫌棄的神色,心中鬆了一口氣。
說起來,他也知道自己修練的很難。
本以為以他的修練速度,楚源會對他不滿,但是楚源並沒有。
等昆陽離開,楚源看著師兄昆陽離去的背影若有所思:“我這位師兄,是一位性格憨厚,單純剛直,木訥老實的人,太過複雜精妙的武功他學得很慢,但是沒關係,我會助他。”
性格憨直,木訥老實的人,雖然學武慢,但不一定無法成為高手。
這裡麵的代表性人物,就是郭靖!
楚源乃是實打實的先天高手,他願意的話,可以耗費真氣,助人打通經脈。
反正他全身百脈俱通,消耗的真氣,很快就能恢複過來。
……
三日後。
接到昆陽通知。
上清觀前。
聚集了清城山三百名道士,和山下的五百名百姓。
大家都在七嘴八舌地議論著楚源。
山下的百姓迷信,都覺得楚源是神仙,楚源把大家叫來,這是要仙人講道了,若是有機會的話,他們也說不定也能修成仙人。
清城山上的仙人傳說極多,修道氛圍濃厚,除了黃帝時期在此修道的“五嶽丈人”寧封子外!
還有“蜀中八仙”之一的陰長生!
距離最近的,一舉奠定清城山道教名山地位的,是天師道的創建人天師張道陵,據說他最後羽化於清城山中。
山上的道士,卻見多識廣。
都猜到楚源是在練武,且是將武功練到了一定程度的高人。
“以前也沒聽說,這上清觀有武學傳承?”
“不錯,那離世的赤須老道,就是一個普通道士!”
“這青陽真是赤須老道的弟子嗎?看著不像,不像是赤須老道能教出來的!”
“是啊,赤須老道怎麼會教出這麼厲害的弟子?”
道士們竊竊私語,他們覺得楚源的出現,簡直不可思議。
“來了!”
“來了!”
“仙人來了!”
就在這時,百姓人群中出現了一陣嘈雜的聲音,一個身穿藍布道袍,腰間係著黑色布帶,頭上長發用一根木簪挽成道髻,長得唇紅齒白,皮膚白皙,氣質出塵的十四歲小道士,從上清觀內走了出來。一個身高體壯,濃眉大眼,將寬鬆道袍圓鼓鼓穿在身上的年輕道士,跟在小道士身後。
眾人都認得這年輕道士,正是那位上清觀小觀主的師兄。
之前他們每次來,都是被這位年輕道士給勸走的。
他們隻能遠遠地看上楚源一眼,根本走不到楚源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