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璃書院的一位聖人曾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內無法家拂士,外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一個國家在外若是沒有與之匹敵的鄰國、沒有來自外國的禍患,這個國家就會有覆滅的危險。
無論是如今還是以前,無論是人族還是妖族,矛盾總是先發生在內部。
譬如內鬥的劍雨之都和羅浮劍塚、方天武州為主武者和三千道州為主的修士。
雖然人族如今的內耗很嚴重,但縱觀五千多年之前的妖族,內耗同樣也很嚴重。
五千年多年前,因為外部沒有威脅,妖族內部因此山頭林立,彼此間不停內鬥,所以人族才有了崛起的機會。
妖族分為很多種類,隻是統稱為妖族:龍族為首的海妖、鳳凰為首的羽族、麒麟為首的獸族,還有虎妖、狼妖、蛇妖、牛妖、猴妖、鼠妖……
龍族自視甚高,看不起所有妖族,認為自己最高貴,壓迫海妖為仆為婢,海底各族反抗過很多次。
人族如今就有一個詞語叫“天龍人”,這個詞語就是形容那些自以為很高貴的人。
後來人族反抗妖族的時候,龍族仍然不屑與妖族為伍,而且最後還反戈倒向人族,這在妖族眼裡就是純純的妖奸。
鳳凰和麒麟生性溫順,沒有插手人族和妖族的鬥爭,一直避世不出。
但傳言是大祖餘青雲,他和龍族、鳳凰、麒麟三族簽定契約,這才促成龍族發水、鳳凰與麒麟袖手旁觀。
妖族被擊敗並且驅逐到北境之後,因為龍族幫助過人族,大祖餘青雲分封天下的時候,龍族就得到了最大的海域·通天東海。
鳳凰和麒麟選擇袖手旁觀,因此隻得到一個應許的棲息之地。這個棲息地其實就在九州,隻不過很隱蔽,常人難以察覺。
人族和妖族當年鬥到最後,幾乎是兩敗俱傷,因此沒有能力絞殺殘餘妖族,同樣也是怕妖族狗急跳牆、殊死一搏。
所以才會選擇將殘餘妖族驅逐到北境,並且建造起一座天塹長城,用於阻擋妖族南下九州。
人族與妖族的最後的一場大戰,位處於中州與北俱蘆洲接壤的“定鼎山”,因此這場大戰也叫定鼎山決戰。
這一戰,人族最強的劍祖都戰死了,十大英豪戰死了一大半,無數天驕與雄傑隕落在定鼎山。
大祖餘青雲同樣身受重傷,但為了預防龍族、鳳凰、麒麟乘虛而入,他強行撐了十幾年,但最終還是積重難返,於人族新曆十五年登天。
但也有野史傳言,餘青雲在定鼎山決戰之後,沒幾天就死了,隻不過為了震懾龍族、鳳凰、麒麟,所以秘不發喪,一直拖到人族穩定的新曆第十五年、這才對外宣布他去世的消息。
總之五千年前的人族是慘勝,所以沒能力解決剩餘的妖族,隻好將這些參與妖族驅逐到北境。
每當外部沒有壓力的時候,無論是人族還是妖族,必然都是內部先出問題。縱觀古今的王朝興衰,亦是如此。
所以就有史學家說:人族能從萬族之中崛起,簡直就是不可思議,乃是一場盛大的奇跡。
要是用洪淵此時的視角來看:自己腳下的不起眼的螞蟻,若乾年以後,便會擊敗人族、而且還將人族驅逐到北境。
這根本就不可能,簡直就如同一個招笑、但卻不好笑的笑話。
除了妖族自己的內鬥,還有龍族的反水,鳳凰和麒麟的袖手旁觀,但更是因為自身的不懈努力與錚錚飛揚,人族這才得以屹立於天下之巔!
天下分為中間的九州,如今為人族的領地,物資豐饒、地大物博。
東邊的通天東海,簡稱東海,現為龍族與部分海族的領地。
南邊的蠻荒大陸,簡稱南荒,從古至今這裡都是不毛之地,氣候炎熱少雨,物資貧瘠,這裡生存著一群蠻族。
蠻族又稱野蠻人,體型高大如牛,茹毛飲血,曾經也是飽受妖族壓迫,五千年前協助人族反抗妖族,但蠻族數量太少,因此功勞不多,所以最終隻能分到南荒。
西邊則是一片死寂,簡稱西土,此地極為詭異,當年強大的妖族都不曾踏足此地,相傳此地生存著亡靈的後裔。
人族這五千年裡,當然也有不怕死的豪傑進入西土,但最終都失去聯係,死的悄無聲息。
最後就是天塹長城以北的北境,這裡常年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大雪覆地三尺,而妖族就是被驅逐到了這裡。
西土和南荒就是貧瘠,至少還能種植糧食,還能打獵,維持生計。
但北境就隻能吃冰飲雪,完全不適合生存。要是按照人族當年的推測,妖族被驅逐到北境之後,應該會緩緩消亡。
可是人算終究不如天算,妖族不僅在北境艱難存活下來了,而且還越來越強。
並且按照洪淵日記裡的記載,九十幾年後就會攻破天塹長城,再次南下九州,主宰天下!
洪淵陪劍九喝著酒,兩人都是心事重重,隻不過劍九是在憂心劍雨之都,而洪淵則是在心憂整個人族。
魁皇看著神情複雜的兩人,滿臉的冷漠無情,他的雙手細細摩挲著手裡的酒碗,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冷漠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