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塹長城淪陷之後,差不多過去二十幾天,妖族行軍速度忽然慢下來了。
但北部三州很快就淪陷了一半的疆域,妖族在有條不紊的推進。
而且,妖族比之前更加小心嚴謹,可能是因為在無儘火域的損兵折將,可能是由於通臂猿的慘死身亡,但最可能是因為人族已經構建好防禦工事。
普通人族已經陸續往南遷移,各地勢力也號召高境界的強者,留守在構建好防禦駐地、一同抵抗妖族的進攻。
雖然有很多怕死惜命之人,但同樣有慷慨舍命的俠士,這些人留守在各個洞天福地、又或者是地下堡壘,艱難抵擋和拖延著妖族。
差不多十幾天之後,一位身形瘦小的妖族,進入主營帳拜見白澤,單膝跪地道:“拜見白先生。”
白澤看了一眼瘦小妖族,問道:“你怎麼傷得如此重?我記得你的對手是一星帝境。”
瘦小妖族解釋道:“這個人族的情況有點古怪,他的實力遠超境界,但隨著黑夜的來臨,他很快就陷入虛弱。”
“我隻不過提到一位紅發男子、這人估計是他的兒子,總之他就和不要命一般攻擊我,我因此受了重傷。”
“但還好是我更勝一籌,我成功摘下了他的腦袋。”瘦小妖族說完這話笑了笑,他的右手同時拍了拍腰間的一顆腦袋。
這位瘦小妖族正是六耳猴,他的腰間掛著四顆腦袋,隻聽他繼續說道:“但在我戰勝他之後,突然察覺到人族強者的氣息,我當時身受重傷,隻能自閉七竅,苟且藏在一處山脈。”
聽到六耳猴的彙報,白澤點頭說道:“承天帝國以後便屬於你,還有你的後人。”
“至於你所說的人族強者,應該是葉知秋和逍遙真人、山海道人,他們沒找到你,所以就把目光投向了赤城山的通臂猿。”
六耳猴剛剛也得知了通臂猿身死的消息,他心中既有歎息,但亦有後怕,因為差一點死的就是自己。
……
雖然人族在頑強抵抗,但實力差距實在太大,雖然在一些小戰場,偶爾能占據優勢,暫時擊退妖族。
但總體局麵而言,還是人族的大劣勢,哪怕妖族放慢了行軍速度,但淩滄州、北俱蘆州、縹緲州還是在一點點淪陷。
隨著幾位妖帝聯手進攻赤城山,赤城山大洞天堅守半個月之後,隨之淪陷。
赤城山大洞天防禦屏障破裂之前,一葉秋風施展超大範圍的傳送術法,傳送出所有還活著的人族。
但由於人數太多,負擔實在太重,因此傳送的距離不遠,很快就有一些人被妖族逮到了。
而且一葉秋風還中了妖族暗箭,目前生死不明,他或許也死了吧。
兩個月後,縹緲州全部淪陷。又一個月後,淩滄州儘數淪陷……
人族各路義士一敗再敗、一退再退,但經過陳天元的收攏和整編之後,又在天王山與妖族展開對峙。
而此時在天王山的人族軍營裡,陳天元正與韓陵激烈爭論……
陳天元言之鑿鑿:“天王山七十二峰是為天險,咱們以此地作為屏障,我覺得或許能擋住妖族!”
韓陵直言不諱道:“名喚天塹的長城,可是都沒擋住妖族,天王山七十二峰的險峻、難道還能高過天塹長城?咱們在天塹長城沒守住,難道在天王山還能守住嘛!”
這個道理……陳天元何嘗不懂,但是一退再退,後麵還能退到什麼地方?!
後麵就是中州,還有很多普通人沒來得及撤退,天王山一旦棄之不守,麵積是縹緲州、北俱蘆州、淩滄州之和的中州,便將是生靈塗炭,屆時的中州的慘烈程度、必然遠超北部三州。
而且,自己這一行人又能退到何處呢?
後麵的山水屏障,沒一處能勝過天王山,這時要是繼續撤退,後麵該怎麼辦!
陳天元沒問這話,他知道韓陵必然也懂,所以沒有問的必要,他隻是說道:“咱們從天塹長城一路敗退至此,你心中究竟是什麼想法?”
韓陵臉色難看,但他不惜撕破臉皮,說道:“這個時候需要主心骨,一個能號召全體人族、能帶領所有人的主心骨,但可惜這個主心骨不是你。”
“這個主心骨可能是李長安,今天站在這裡的如果是是李長安,我可能會陪他死守天王山,因為他有守住天王山的可能。但你受天王山必敗,所以我不會陪你在這裡白白喪命!因為這一切沒意義!”
陳天元搖了搖頭,語氣同樣堅決,他一字一頓道:“這一切有意義!”
因為隻要能多守住天王山一天,便能有億萬人族能安全撤退到東勝神州。
中州的普通人宛如恒河沙數,哪怕餘秋雨命人打造了幾萬艘飛舟和巨艦,但仍然是杯水車薪。
雖然九州各地的飛舟都在駛向東勝神州,仍然隻能救下一小部分人,還有很多人會死在妖族的屠刀之下、又或者被圈養如牛羊牲畜。
所以陳天元想著自己與諸位義士,隻要能在天王山多堅守一日、多抵擋妖族一日,便可拯救更多人,便能有更多人抵達東勝神州。
但韓陵不讚同他的想法,他覺得還認為應該保存兵力,而不是做無謂的犧牲……
他還覺得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天下人根本就不完、他們要自己去自救,而不是指望自己給他們拖延時間。
兩人為此大吵數次,誰也說服不了對方,這是價值觀的衝突。
“我會直接去往東勝神州。”韓陵不再多言,他離開前留下一句:“你問我是什麼想法,我坦白告訴你,我的心裡……”
“人族比人更重要!”
……
陳天元在天王山聚攏各地義士,他於危難之中堅守三個月。
但是,這次上蒼沒有眷顧人族。
白澤命令六位遠古妖帝聯手,一起攻向天王山。
所以,這次的天王山之戰,妖族贏了。
陳天元身先士卒,但妖帝吳天一拳,便將捶至瀕死。
幸好有心腹下屬舍命掩護陳天元撤退,他這才僥幸留下一條性命,但集結而來的各路義士,生還者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