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你來看。”文太後看了一瞬,低聲道。
趙益禎聞聲走了過去。
李敘白也趕緊跟上前去。
文太後平靜問道:“皇帝,你看出什麼來了嗎?”
趙益禎凝眸看了半晌,低聲道:“母後是讓兒子看這些閨秀們的舉止做派?”
文太後點頭:“不錯,你仔細看看。”
“文臣武將果然涇渭分明。”趙益禎看了片刻,低聲道:“母後,大虞朝重文輕武,文臣和武將之間雖然不至於有宿怨,但卻隔閡極深,從這些閨秀們的舉止做派中也能看得出來,文臣之女多溫婉內斂,而武將之女多肆意灑脫。”
文太後直白問道:“皇帝,你更偏向那種?”
“......”趙益禎一時間愣住了,神情有幾分尷尬。
李敘白趕忙笑道:“不說彆的,隻說一起用飯,那肯定是願意跟武將之女一起了。”
“為何?”趙益禎疑惑不解的問道。
李敘白笑道:“陛下你看,那些文臣之女吃飯跟雞啄米一樣,恨不得一粒米一粒米的數著吃,看著就吃不下去飯,你再看那些武將之女,大快朵頤的樣子看起來多痛快,看著就有食欲,要不怎有秀色可餐,看她們吃飯,自己都能多吃兩碗。”
“......”趙益禎愣了一下,驟然笑出了聲。
文太後和楊太後相視一眼,也笑了起來。
趙益禎突然想到了自己的皇後郭昭蘅,雖然出身文臣之家,但卻在邊關養了數年,他與她大婚數年,卻連她用飯時是什麼樣子都不清楚。
他突然生出幾分愧疚之心來。
用罷了午食,秀女們淨手淨麵,才開始繼續完成繡品。
申初時分,一聲鑼響,昭示著繡藝比拚結束了。
秀女們放下針線,端坐不動,任由考官們走到近前,仔細端詳察看繡品。
許知窈是十名考官中唯一的女子,更是當年名冠京城的才女。
她的才名,是得到過兩宮太後的認可的。
此次才藝比拚所設立的十個大類,至今都仍沒有人能夠超越許知窈。
如今雖然頂著個寡婦的身份,但許知窈仍是汴梁城裡閨秀們仰望的存在。
而其他九個考官,也隱隱都在等著許知窈的意見。
不僅僅因為她的祖父是兩任帝師,更因為她是有真才實學的。
許知窈一行人仔細看過了所有人的繡品記錄在冊,經過一番商議後,將排名和分數謄抄在了冊子上,呈給了李敘白。
李敘白很識趣的將冊子交給了趙益禎和兩宮太後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