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華清池_大唐:萌娃小兕子,寵無極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32章 華清池(1 / 2)

“我大唐的能工巧匠,已能用百煉精鋼,將矛與‘月牙’一次鍛造成型!”

“通體如一,渾然天成,絕無這種拚接的脆弱之處!”

說到最後,李泰的聲音裡已經充滿了得意。

他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明確超越前秦的地方,胸中因那柄不鏽神劍而產生的鬱結之氣,一掃而空。

然而,他身旁一直沉默的太子李承乾,卻忽然幽幽地開口了。

“都過去上千年了,這點長進要是還沒有,那才叫怪事。”

李承乾的語氣平淡,卻像一盆冷水,澆滅了李泰剛剛燃起的火焰。

李泰臉上的得意瞬間凝固,有些不忿地瞥了自己這位兄長一眼,卻又無從反駁。

確實,千年光陰,足以讓滄海變為桑田,技藝的更迭進步,本就是理所當然。

“說得沒錯。”

陳晨的聲音適時響起,化解了兄弟間的一絲尷尬。

他看向那柄秦戟,眼神裡帶著一種客觀的評判。

“誠然,任何時代都有其局限性。”

“秦人將青銅的潛力挖掘到了極致,但他們終究未能叩開鋼鐵時代的大門。”

“所以,他們才會將如此巨大的精力,投入到防鏽的工藝上。”

陳晨的話語不重,卻讓在場的諸位,心頭猛地一震。

“因為,每一件青銅兵器,都太過珍貴了。”

珍貴!

原來如此!

李世民的腦海中仿佛有電光石火閃過,瞬間照亮了所有的迷霧。

之前,他為那“千年不鏽”的技藝而心驚,為大唐武庫中那些需要時時保養的鋼刀而感到落後。

可現在,他明白了。

秦人之所以追求極致的保存,恰恰是因為他們的“產能”不足。

青銅的冶煉鑄造,工序繁複,耗時耗力,每一件兵器都堪稱心血結晶,損失一件都令人心痛。

所以,他們必須想儘辦法讓它永固。

而大唐呢?

大唐的鋼鐵產量遠超前代,鍛造技術也日趨成熟。

府庫裡的兵器雖然會生鏽,需要保養,但勝在可以大規模生產,可以迅速換裝。

一支軍隊損失了兵器,朝廷可以在短時間內就補充完畢。

這是一種底氣,一種建立在龐大生產力之上的,更為強大的國力體現!

想通了這一層,李世民隻覺得心胸豁然開朗。

一行人離開展廳,在陳晨的帶領下,走向最後一處俑坑。

“這裡好小呀。”

小城陽和小兕子探頭看了一眼,有些失望。

眼前的三號坑,麵積遠不如一號坑那般宏闊,坑內的陶俑數量也稀稀拉拉,不過數十個,與之前那千軍萬馬的場麵相比,簡直可以說是袖珍。

“先生,這裡的兵俑為何這麼少?”李治也好奇地發問。

“因為這裡,是這支地下大軍的司令部。”陳晨笑著解釋。

司令部!

這三個字一出,李世民的神情立刻變得專注起來。

他們不再關注陶俑的數量,而是開始審視整個坑的布局。

這是一個凹字形的建築結構,坑中的陶俑並非列隊作戰,而是分列兩側,作拱衛之狀。

“此地……是帥帳。”

李世民幾乎是瞬間就做出了判斷。

他征戰一生,對於軍隊中樞的布置再熟悉不過。

“伯父好眼力。”陳晨點頭稱讚。

“這裡就是整支軍隊的指揮中樞,我們稱之為‘軍幕’。”

他指著坑內的不同區域。

“中間那輛戰車,是主帥的座駕,但車上沒有駕車的禦手,想來是虛位以待主人。”


最新小说: 一條名叫王美菊的狗竟然會修仙 死遁後男主黑化成反派了 權力之巔:從中央選調生開始 斬神:以生命為棋,改眾人之命 雲逸傳奇 饑荒年,我的匣子通現代 大小姐有點顛[八零] 誰說我隻是劍修的?我是齊修啊 我在東北當薩滿的那些年 未來武神:我練的是獨孤九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