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朱由檢端坐在朝堂之上,麵色凝重地聽著福建巡撫趙宏的奏報。】
【趙宏滿臉憂慮,聲音中透著焦急:“陛下,臣有要事啟奏。近年來,我大明海上貿易愈發興盛,可商船在茫茫大海航行時,因迷失方向導致的事故頻發。上個月,福州府就有五艘商船失聯,至今音信全無,船上的貨物價值不菲,眾多船員生死未卜,這對沿海商戶和百姓生計影響極大,懇請陛下定奪。”】
【朱由檢聽完,眉頭緊鎖,心中暗暗思量,海運貿易乃是大明經濟的重要支柱,商船頻繁迷路失事,不僅讓商人血本無歸,更阻礙了大明與海外的交流合作。他沉聲道:“此事朕已知曉,愛卿先退下,容朕細細斟酌。”】
【退朝後,朱由檢回到禦書房,茶飯不思,一心撲在解決海上導航難題上。他命太監們從皇家藏書閣搜羅來所有與航海、天文、數學相關的典籍,日夜研讀。】
【深夜,禦書房內燭火通明,朱由檢正對著一本古籍眉頭緊皺,嘴裡喃喃自語:“傳統依靠星辰和太陽導航,誤差實在太大,到底如何才能更精準測定船隻位置呢?”】
【一連數日,朱由檢沉浸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苦苦探尋解決之道。終於,在反複推算與構思下,一個大膽的設想在他腦海中逐漸成型——製造一種能精確測量天體高度的儀器,以此確定船隻在海上的方位。】
【有了思路後,朱由檢立即動手繪製設計草圖。他時而奮筆疾書,時而托腮沉思,每一個零件的設計、每一處尺寸的標注,都反複琢磨。】
【然而,設計過程困難重重。一天,朱由檢召來工部侍郎鄭直和欽天監監正周衡,商討儀器的製作難題。】
【朱由檢指著草圖,一臉嚴肅地說:“朕欲造此儀器,用以海上導航,可在刻度劃分和觀測角度精準度上遇到難題,二位愛卿有何見解?”】
【鄭直端詳著草圖,猶豫片刻後說道:“陛下,以臣之見,這儀器的材質需選用輕便且堅固的金屬,如此才能方便船員在顛簸的船上操作。至於刻度劃分,可采用精細的雕刻工藝,但要做到極度精準,難度不小。”】
【周衡接著說:“陛下,觀測角度的精準,關鍵在於儀器的轉軸和指針設計。需保證其轉動靈活且穩定,這樣才能準確測量天體高度。”】
【朱由檢微微點頭,沉思片刻後說:“鄭愛卿所言材質之事有理,就用精鋼打造。至於刻度,可招募京城手藝最好的工匠,務必做到精確無誤。周愛卿提到的轉軸和指針,可多做幾個模型試驗,選出最佳方案。”】
【經過無數次的討論、修改與試驗,朱由檢終於完成了儀器的設計。這個儀器呈扇形,由精鋼製成,刻度盤被均勻等分為六份,上麵刻滿了密密麻麻的精確刻度,通過觀測天體時指針所指刻度,便能計算出天體高度,進而確定船隻位置,朱由檢將其命名為“六分儀”。】
【為了驗證六分儀的準確性,朱由檢挑選了經驗豐富的商船船長王猛,讓他帶領cre進行海上測試。】
【出發前,朱由檢在皇宮碼頭親自為他們送行,並詳細講解六分儀的使用方法。】
【朱由檢拿著六分儀,耐心地說:“王船長,這六分儀使用時,要選視野開闊之處,對準星辰或太陽,讀取指針所指刻度,再對照朕給你的算法表,便能算出船隻方位。你務必小心操作,有任何問題及時記錄。”】
【王猛雙手接過六分儀,激動又緊張地說:“陛下放心,小人定不負所托,一定將這寶貝的效用測試清楚!”】
【商船在大海上航行了數日,遭遇了狂風暴雨和暗礁險灘。王猛按照朱由檢的教導,在天氣晴朗時,利用六分儀仔細觀測星辰和太陽。】
【當商船平安歸來,王猛滿臉興奮,一路小跑進宮向朱由檢彙報:“陛下!陛下!這六分儀太神了!有了它,不管天氣如何變幻,我們都能找準方向,成功避開了好幾處危險,平安完成了航程!”】
【朱由檢聽後,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好!如此一來,大明海運便有了保障。”】
【緊接著,朱由檢決定在朝堂上正式公布六分儀的發明。】
【早朝時分,朱由檢手持六分儀,神色莊重地對群臣說:“諸位愛卿,朕為解決海上商船迷路之難題,曆經數月鑽研,終發明這六分儀,它能精準測量天體高度,助商船在海上準確導航。”】
【此言一出,朝堂瞬間炸開了鍋。】
【內閣首輔錢龍驚喜地說:“陛下聖明!此等神物,一旦推廣,我大明海運必將迎來新的繁榮,商貿往來也會更加順暢!”】
【戶部尚書孫財也激動地附和:“是啊,陛下!這六分儀能讓商船安全航行,貿易成本降低,國庫收入也會大幅增加!”】
【然而,也有大臣提出疑問。刑部尚書李嚴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這六分儀雖好,但普通船員能否熟練掌握使用方法,還需斟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由檢微微點頭,從容說道:“李愛卿所慮極是。朕會安排欽天監和工部,編寫詳細的使用手冊,並組織船員培訓,確保人人都能熟練運用。”】
【消息很快傳遍朝野,民間百姓得知皇帝發明了六分儀,紛紛驚歎不已。】
【在泉州港的一家酒館裡,幾個船員正在熱烈討論。】
【年輕船員小張滿臉興奮:“聽說了嗎?皇上發明了個叫六分儀的寶貝,以後咱們出海就不怕迷路啦!”】
【老船員老李喝了口酒,感慨道:“這下可好了,以前每次出海,心裡都七上八下的,就怕迷失方向。以後咱也能去更遠的地方,多賺點錢養家糊口了。”】
【對於大明的商人們來說,六分儀的出現宛如一場及時雨。】
【蘇州富商林源激動地對生意夥伴說:“以前出海貿易,風險太大,好多商機都不敢去嘗試。現在有了六分儀,航行安全有保障,我打算再購置五艘大船,擴大生意,把咱們的絲綢賣到更遠的地方去!”】
【隨著六分儀在大明商船中的廣泛應用,海上貿易愈發繁榮。】
【大明的商船滿載著絲綢、瓷器、茶葉等特產,駛向日本、高麗、南洋諸國,甚至遠達歐洲。各國使者聽聞六分儀的神奇,紛紛前來大明交流訪問。】
【在一次接待西洋使團的宴會上,西洋使者湯姆滿臉敬佩地說:“尊敬的陛下,您發明的六分儀在航海領域堪稱偉大創舉,它讓我們看到了大明卓越的科技實力,希望能與大明開展更多的貿易和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