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猛獸般席卷江南。揚州城外,渾濁的洪水如脫韁野馬衝垮堤壩,萬畝良田化作一片汪洋。浸泡在洪水中的百姓抓著漂浮的房梁,絕望地呼喊著。揚州知府跪在泥濘中,顫抖著手寫下加急奏報:"洪水肆虐,災民百萬,餓殍載道,懇請朝廷速援!"同一時間,西南邊陲燃起戰火,土司叛亂的消息因山路泥濘、驛站癱瘓,遲遲無法送達京城。】
【紫禁城乾清宮內,朱由檢盯著堆積如山的奏折,青筋暴起。案頭揚州的災情奏報與西南的八百裡加急形成刺眼的對比,最新軍報顯示叛軍已連陷三城。他猛地掀翻案上的茶盞,茶水混著朱砂墨汁在蟠龍紋地磚上肆意流淌:"軍情延誤、災情失控,難道我大明的驛站都成了擺設?"】
【次日早朝,奉天殿氣氛凝重如鉛。朱由檢手持被洪水泡爛的奏報,緩步走到龍階前,將奏章狠狠擲向丹墀:"看看!揚州百姓在洪水中掙紮,西南將士因消息遲滯白白送命!你們口口聲聲忠君報國,卻拿不出半點辦法?"】
【內閣首輔洪承疇整了整蟒袍,上前躬身:"陛下息怒。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增派驛卒、廣備快馬,修繕被洪水衝毀的驛站......"】
【"夠了!"朱由檢打斷道,"快馬再快,能快過洪水和叛軍?去年增設三百驛站,結果呢?西南急報還是晚了七日!"】
【刑部尚書喬允升見狀,出列諫言:"陛下,自古信息傳遞皆賴人力車馬,貿然變革恐生禍端。況且......"】
【"皆是借口!"朱由檢拍案而起,震得龍案上的玉璽微微晃動,"若守著舊法,坐等亡國,才是真正的禍端!"】
【工部侍郎宋應星攥著卷邊的《武備誌》,猶豫再三後出列:"陛下,臣曾研讀古籍,見有"飛鳶"記載——以竹木為骨、絹布為翼,或可改良為載人器具用於通信。隻是......此乃聞所未聞之事,需解決人力驅動、空中操控、安全降落等諸多難題。"】
【"難題?"朱由檢目光如炬,直視宋應星,"朕即位以來,哪一天不在與難題廝殺?即日起成立"翔天監",朕要看到能在天上飛的"飛鳶舟"!三個月內,必須拿出可用的試驗品!"】
【翔天監設在京城西山腳下的廢棄道觀。斑駁的三清殿內,工匠們圍著朱由檢手繪的草圖議論紛紛。老木匠周阿公將旱煙袋敲得梆梆響:"陛下,人又沒長翅膀,咋能飛?這木架子綁在身上,怕是摔下來粉身碎骨!"】
【年輕的風箏匠李三卻踮著腳湊近圖紙,眼睛發亮:"師傅,您看這機翼像不像巨型風箏?我做了二十年風箏,要是把竹骨換成更堅韌的檀木,再加上腳踏驅動......"】
【傳教士湯若望推了推銀邊眼鏡,神色嚴肅:"飛行需遵循空氣動力學原理,僅憑人力恐難持久。且上升、轉向、降落的控製裝置,必須精確到分毫。"】
【首次試驗在暴雨初歇的清晨。簡易的飛鳶舟由竹木結構與粗麻布構成,尾部綁著巨大的平衡木。試飛員陳大膽握緊操縱杆,在眾人緊張的注視中從山崖躍下。飛鳶舟剛滑翔出二十丈,突然一陣側風襲來,機翼劇烈抖動,整架飛行器如斷線風箏般墜落。】
【"快救人!"朱由檢撥開人群衝上前。陳大膽雖被安全繩吊在半空,但右腿已扭曲變形,鮮血順著麻布機翼滴落。"為何失控?"朱由檢揪住宋應星的衣領。】
【宋應星渾身濕透,顫抖著檢查殘骸:"陛下,機翼結構太脆弱,無法抵禦強風,且沒有轉向裝置......"】
【"限你們十日改進!"朱由檢甩下這句話,轉身時袍角掃落了案上的設計圖。】
【第二次試驗,改進後的飛鳶舟加裝了可調節的帆布尾翼。當它升至半空中時,腳踏驅動的竹製螺旋槳突然斷裂,鋒利的竹片劃破機翼。飛行器打著旋墜落,險些撞上圍觀的百姓。】
【朝堂上,彈劾奏章鋪天蓋地。禦史大夫鄭三俊舉著帶血的竹片,聲色俱厲:"陛下,這妖物已傷數人,耗費白銀萬兩卻毫無成效!若繼續縱容,必遭天譴!"】
【吏科給事中朱國弼也出列彈劾:"陛下,自翔天監設立,已耗銀三萬兩,相當於江南十縣賦稅!與其造此無用之物,不如將錢財用於賑濟災民!"】
【朱由檢舉起染血的設計圖,冷笑:"天譴?揚州百姓被洪水吞噬時,老天爺可曾發過慈悲?再有諫阻者,革職流放!"】
【禮部尚書李騰芳跪奏:"陛下,《周禮》有雲"惟王建國,辨方正位",人若上天,便是顛倒乾坤。望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速速停止此等違背天道之事!"】
【朱由檢怒目而視:"社稷?等叛軍打到京城,等災民揭竿而起,那才是真正的社稷崩壞!"】
【研發陷入絕境時,李三在放風箏時被線軸割傷手指。看著旋轉的線軸,他突然狂奔回工坊:"陛下!我們可以用齒輪聯動裝置!就像紡車那樣,把腳踏的力量轉化為螺旋槳的動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湯若望立刻鋪開羊皮紙計算:"若采用齒輪增速原理,理論上可行,但需精準測算齒輪比......"】
【三個月後,全新的飛鳶舟亮相。流線型的桐木機身覆蓋著特製的油布,中部安裝著精巧的齒輪聯動裝置,兩側伸展著十五丈長的羽翼。試飛當日,京城萬人空巷,西山官道被擠得水泄不通。】
【當試飛員王勇踩動踏板,飛鳶舟在助跑中緩緩離地。圍觀的百姓先是一片寂靜,隨即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飛起來了!真的飛起來了!"飛鳶舟在空中盤旋三圈,最後穩穩落在預設的草垛上。】
【"賞!重賞!"朱由檢激動得聲音發顫,"立刻量產,優先裝備驛站與軍鎮!"】
【消息傳回朝堂,滿朝震驚。兵部尚書楊嗣昌計算道:"陛下,若用飛鳶舟傳遞軍情,西南到京城隻需一日,比快馬快十倍!且不受地形限製!"】
【戶部尚書畢自嚴卻麵露難色:"陛下,飛鳶舟造價高昂,每架需銀五百兩。若大規模裝備,國庫恐難支撐。"】
【朱由檢沉思片刻:"從內帑撥銀,先造百架。待成效顯著,再議量產之法。"】
【民間的抵觸情緒達到頂點。白雲觀的道士們在街頭設壇做法,高呼:"飛鳶舟是勾魂索命的邪物,必將引來天罰!"運河邊的船夫們聚眾抗議:"這東西壞了風水,以後行船必遭災禍!"甚至有激進者趁夜焚燒翔天監的庫房,火光映紅了半邊天。】
【麵對洶洶民意,朱由檢決定在京城廣場舉辦大型演示會。演示當日,廣場上擠滿了看熱鬨的百姓,還有不少人舉著寫有"還我安寧驅走妖物"的標語。】
【"鄉親們!"朱由檢親自登上高台,"看看這飛鳶舟。它不是邪物,是救命的神器!"他指向裝載著救災物資的飛鳶舟,"揚州的糧食、西南的軍報,都能靠它及時送達!"】
【隨著飛鳶舟騰空而起,精準地將物資投放到模擬災區,人群中響起一陣驚歎。但仍有百姓高喊:"這是障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