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日的微服私訪,朱由檢一行人對民間革新現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日,他們行至一處山林小道,四周靜謐,唯有馬蹄聲在寂靜中回蕩。】
【朱由檢騎在馬上,麵色凝重,對身旁的洪承疇說道:“洪愛卿,此次出行所見所聞,讓朕深感革新雖有成效,但問題亦不少,回去後得儘快商討解決之策。”】
【洪承疇點頭稱是:“陛下聖明,此次微服私訪意義重大,諸多實際情況若非親見,朝堂之上實難知曉。”】
【楊嗣昌在一旁接口道:“是啊,陛下。偏遠地區的發展、行業監管等問題,都亟待處理,關乎大明的長治久安。”】
【孫傳庭則警惕地觀察著四周,說道:“陛下,此地山林茂密,道路偏僻,還是小心為上。”】
【話音剛落,突然,從道路兩旁的樹林中湧出一群黑衣人,個個蒙著麵,手持利刃,將他們團團圍住。】
【朱由檢神色鎮定,並未慌亂,低聲說道:“看來我們遇到麻煩了。”】
【洪承疇、楊嗣昌和孫傳庭迅速將朱由檢護在中間。孫傳庭怒喝一聲:“你們是何人?為何阻攔我們去路?”】
【為首的黑衣人冷笑一聲:“哼,管我們是誰!你們今日要命喪於此!”說罷,一揮手,眾黑衣人便如惡狼般撲了上來。】
【孫傳庭身手矯健,率先迎敵,手中長劍揮舞,瞬間便有幾個黑衣人倒下。洪承疇和楊嗣昌雖非武將,但也毫不畏懼,各自尋了樹枝作為武器,與黑衣人展開搏鬥。】
【朱由檢在中間冷靜觀察,他發現這些黑衣人行動之間似乎有某種章法,並非普通的山賊草寇。】
【激戰中,孫傳庭瞅準時機,一劍逼退麵前的黑衣人,大聲說道:“陛下,這些人訓練有素,恐有來頭!”】
【朱由檢點頭:“朕也覺得奇怪,大家小心應對!”】
【此時,一個黑衣人趁眾人不備,瞅準朱由檢的位置,如鬼魅般疾衝過來,手中匕首直刺朱由檢。】
【洪承疇眼疾手快,用樹枝擋住了這致命一擊,但手臂也被匕首劃傷。】
【朱由檢見狀,心急如焚:“洪愛卿!”】
【洪承疇咬咬牙:“陛下放心,老臣沒事!”說罷,不顧傷痛,繼續與黑衣人戰鬥。】
【楊嗣昌一邊與黑衣人周旋,一邊喊道:“他們目標似乎是陛下,我們務必全力護駕!”】
【就在局勢緊張之時,孫傳庭大喝一聲,手中長劍挽出幾個劍花,將身邊的黑衣人逼退,然後身形一閃,來到為首黑衣人麵前,幾招過後,便將其手中利刃擊飛。】
【孫傳庭用劍指著為首黑衣人,怒問道:“你們到底是什麼人?受誰指使?”】
【為首黑衣人一臉決絕,並不答話,突然從懷中掏出一枚煙霧彈,扔在地上。瞬間,煙霧彌漫,黑衣人趁著煙霧開始撤退。】
【孫傳庭想要追趕,朱由檢連忙喊道:“孫愛卿,窮寇莫追,小心有詐!”】
【待煙霧散去,黑衣人已消失得無影無蹤。朱由檢看著受傷的洪承疇,關切地說:“洪愛卿,你傷勢如何?”】
【洪承疇拱手道:“陛下放心,隻是皮外傷。隻是這群刺客身份不明,實在讓人擔憂。”】
【楊嗣昌皺著眉頭:“陛下,這些人絕非偶然出現,他們目標明確,直指陛下,背後定有主謀。”】
【孫傳庭思索片刻後說道:“陛下,臣猜測,或許與革新觸動了某些勢力的利益有關。如今革新推行,打破了一些舊有的格局,難免會引起一些心懷不軌之人的不滿。”】
【朱由檢神色凝重地點點頭:“孫愛卿所言有理。看來革新之路,不僅要麵對民生、發展等問題,還得提防這些暗處的敵人。”】
【洪承疇包紮好傷口,說道:“陛下,當務之急,一是儘快回宮,加強宮廷守衛;二是派人徹查這些刺客的來曆,揪出背後主謀。”】
【朱由檢沉思片刻後說道:“回宮之事暫且不急,朕不想因為這點波折就半途而廢。至於調查刺客,孫愛卿,此事就交給你,務必儘快查清。”】
【孫傳庭抱拳領命:“臣遵旨!陛下,此次出行,危險重重,還望陛下以龍體為重,回宮為好。”】
【朱由檢堅定地說:“朕心意已決,微服私訪尚未完成,朕還要繼續了解民間實情。這些刺客既然出現了,那朕更要看看,他們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
【楊嗣昌勸道:“陛下,您萬金之軀,關乎大明江山社稷,萬一再有閃失……”】
【朱由檢擺擺手:“楊愛卿不必多言,朕有分寸。此次微服私訪收獲頗豐,不能就此中斷。我們小心行事便是。”】
【無奈之下,眾人隻好繼續前行。一路上,孫傳庭更加警惕,時刻留意著周圍的動靜。】
【幾日後,他們來到了一座城鎮。城鎮裡人來人往,看似平靜,但朱由檢等人卻不敢放鬆警惕。】
【他們在一家客棧住下,孫傳庭安頓好後,便出去打聽刺客的線索。】
【傍晚時分,孫傳庭回到客棧,麵色凝重地走進朱由檢的房間。】
【朱由檢見狀,忙問道:“孫愛卿,可有線索?”】
【孫傳庭拱手道:“陛下,臣經過多方打聽,發現這些刺客的行事風格與白蓮教有些相似。有人曾看到類似裝扮的人在白蓮教據點附近出沒。”】
【朱由檢眉頭緊皺:“白蓮教?這夥逆賊,竟如此膽大妄為,敢對朕下手!”】
【洪承疇在一旁說道:“陛下,白蓮教一向心懷不軌,此次恐怕是他們見革新之勢漸大,妄圖破壞,所以才派人行刺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