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麼?漕運,斷了?”
聽到這話,王導宛若遭到一記驚雷,大腦一片漿糊!
“上個月的消息了。”
“徐州本地豪族造反,聚集了流民數十萬,殺徐州刺史,截斷運河,現在各地的賦稅已經無法通過漕運,運送到洛陽、長安兩地,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司馬仲本鐵青道,
“意味著京師要斷糧了。你說,陛下能不著急嗎?”
徐州是漕運的中樞。
之前戰亂的時候,徐州就不是很太平,當時的徐州本地官員,也還是願意給朝廷一個麵子,運輸部分物資進京。
但隨著時間推移,大魏朝廷的控製力一日不如一日,江南那些豪族便再也壓不住野心了。
徐州豪族造反,隻怕就是一個導火線。
其實在當下的大魏南方,哪處的豪族不反?
豪族與門閥不一樣,門閥是有權有勢有錢,他們跟朝廷息息相關,擔任大魏朝的官員,接受著大魏朝給予的各種特權,所以再怎麼逼,門閥也不會反。
他們本就是特權階層,何必反自己?
而豪族,說白了,是地方的狗大戶。有錢而無名,沒有官職和爵位,占據著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但沒有地位,時常被門閥瞧不起,是世家大族鄙視鏈的底層。
這就造成了一種不平衡。
我明明有人有錢,幾十年努力比拚,憑什麼比不過你幾代當官?
他們要反,是因為政治與經濟地位不匹配,所以在戰亂時期,才會一窩蜂冒出來。
“所以陛下急著抄了顯貴的田產,就是為了彌補虧空?”
王導這會了然。
就說河北大捷,封賞軍士,按照殺胡令的最低標準,開銷都極其龐大。
“對!當下對外用兵,軍費每天都是一個天文數字,你說,將士要是吃不飽飯,什麼事情做不出來?”
司馬仲本凝重道,“就是當下拿了洛陽顯貴的私房錢,也隻能解燃眉之急而已!如果南方無法恢複漕運,這場戰爭,我們就已經敗了……”
王導終於意識到嚴重性,起身道:
“我去找陛下!”
“現在去不行!不合適!”司馬仲本搖頭道。
“為何?”對方愕然。
“徐太後正在陛下那呢,你說你去合適嗎?王導,你是蠟燭嗎?這個道理都聽不懂?”
“……”
洛陽,紫宸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