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找誰說理去?
曹丕自己下的任命,曹睿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曹睿又問道:“清河公主是朕姑姑,但朕從未與其見過麵。孫中書,你知道清河公主的情況嗎?”
孫資回應道:“臣知曉一些,不過還是與先帝有關。”
“儘管說來吧。”曹睿歎了口氣:“有什麼就說什麼。”
孫資連連稱是。
孫資陳述道:“當年武帝在時,曾經欲將清河公主許配給譙縣丁儀,並且向先帝詢問情況。”
“先帝以丁儀眼睛太小、恐怕清河公主不能喜歡的緣故,建議武帝把清河公主許配給夏侯惇之子夏侯楙。”
“丁儀娶公主而不得,因此對先帝極為忌恨,轉而支持雍丘王曹植去了。”
又是一件更令人無語的事件。
曹丕和曹植爭奪儲位的時候,丁儀作為曹植手下一員乾將,最得勢之時甚至害死了崔琰和毛玠兩位重臣。
直接造成了曹丕一黨和曹植一黨近乎不死不休的局麵。
“哎……”曹睿歎了口氣。這世間哪有無緣無故的敵人呢?不論是曹丕不滿丁儀在前、還是丁儀忌恨曹丕在後,這兩人的仇確實越結越大。
曹丕當上魏王的第二個月,就打算讓丁儀自儘謝罪。在丁儀不願之後,更是誅殺了丁儀兄弟二人、及其全家男丁。
但凡能做皇帝的人,手裡就沒有不沾血的。
曹睿想了想說道:“既然如此,就令清河公主和夏侯楙兩人一起來洛陽吧,朕要當麵問問他們。”
夏侯楙都督關中,讓這樣的一個人來防備蜀漢、防備諸葛亮嗎?曹睿早就想撤換他了,正好借此機會讓夏侯楙來洛陽。
關於夏侯楙此人,曹睿又想起曆史上一樁公案: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時,魏延建議親領五千精兵和五千運糧之人,在十天左右通過子午穀奇襲長安。
魏延的計策當然被持重的諸葛亮否了,理由說起來也簡單,魏延的假設實在太多太多了。
要滿足魏延的戰略意圖,魏延自己‘必須’十日內通過子午穀,被魏延認為無能的夏侯楙‘必須’棄城而逃,魏國‘必須’在夏侯楙棄城二十多日後才會來援,諸葛亮也‘必須’一個月之內走斜穀抵達長安。
這幾項‘必須’之事,幾乎都是魏延的幻想。在曆史上,曹真征蜀走子午穀,出發了一個月才走了一半。諸葛亮後來出斜穀北伐,總時長也用了兩個月。
但無論如何,夏侯楙都是要被換掉的!難道指望夏侯楙來抵擋諸葛亮嗎?
此時孫資問道:“陛下,若夏侯楙回了洛陽,那長安豈不是無人負責了?”
曹睿瞄了孫資一眼:“孫中書以為誰可擔得起都督關中之任?”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