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心翼翼地踩著鐘乳石的碎塊,按照地圖指示,慢慢地朝著老胡家祖墳的方向走去。腳下的地麵崎嶇不平,我們的每一步都需要格外小心,以免滑倒或被尖銳的石塊刺傷。
老胡走在最前麵,手中的洛陽鏟不時地在石縫中劃過,發出清脆的金屬撞擊聲。突然,一陣火花四濺,原來是洛陽鏟與石縫中的岩石摩擦產生的。
這突如其來的火星,驚起了一群翅膀泛著磷光的飛蛾。
這些飛蛾在黑暗中飛舞,它們的翅膀閃爍著微弱的光芒,如同點點繁星。它們受到驚嚇後,慌亂地撲棱著翅膀,徑直撞向了岩壁。
令人驚奇的是,當飛蛾撞擊岩壁時,它們的翅膀竟然在黑暗中拚出了半幅圖案,那竟然是——北宋兵甲圖!
太令人震驚了!
那半幅兵甲圖栩栩如生,甲片上的饕餮紋清晰可見。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饕餮紋與地脈“心臟”處乾屍的鎖魂紋竟然如出一轍!
就在這時,葉小孤突然出手,隻見他手中的匕首如同閃電一般,在空中劃過一道寒光,準確無誤地擊中了那隻正在飛舞的飛蛾。
飛蛾被突如其來的攻擊擊中,瞬間失去了平衡,直直地撞向了岩壁。它的身體在岩壁上撞擊後,發出了輕微的“啪嗒”聲,然後便像被釘住了一樣,牢牢地貼在了岩壁上。
那隻飛蛾顯然受到了重創,它的翅膀不停地顫抖著,試圖掙脫匕首的束縛。然而,無論它怎樣掙紮,都無法逃脫被釘住的命運。過了一會兒,飛蛾的翅膀終於停止了顫抖,它的身體也漸漸不再動彈,顯然已經死去。
我和老胡都被葉小孤這驚人的一刺所震撼,心中充滿了驚歎和好奇。我們不約而同地圍攏過來,想要一探究竟,看看這隻飛蛾究竟有什麼特彆之處。
當我們湊近岩壁,仔細觀察那隻被釘住的飛蛾時,一個驚人的細節突然映入了我們的眼簾。在光照的映照下,飛蛾的翅膀脈絡竟然顯影出了細小的青銅齒輪!
這些青銅齒輪非常微小,若不仔細觀察,簡直難以察覺。它們密密麻麻地分布在飛蛾的翅膀脈絡上,就像是這隻飛蛾身體的一部分,與翅膀的紋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然而,這些齒輪的存在卻讓我們感到十分詫異。
在我們的認知中,飛蛾的翅膀應該是柔軟而脆弱的,不應該有這樣堅硬的金屬結構。這些青銅齒輪的出現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仿佛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神秘構造。
“北派用‘屍蠟浸蛾’做信標,”葉小孤捏著蛾翅的指尖滲出黑油,“這些飛蛾的腹甲裡全是磁石粉。”話音未落,岩壁突然滲出粘稠的液體,在地上彙成箭頭形狀。
老胡蹲下身用洛陽鏟沾了沾液體,突然跳起來:“是屍油!”
此時,通道的儘頭,光線昏暗,視線模糊。
在那狹窄的石縫中,半截幡杆突兀地卡在其中,仿佛是被歲月遺忘的遺物。幡麵似乎是用活人頭發編織而成,密密麻麻的發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詭異的圖案。
我湊近仔細觀察,幡麵上繡著的並非普通的經文,而又是一幅密密麻麻的北宋軍陣圖。圖中的士兵們排列整齊,手持兵器,氣勢磅礴。
然而,這軍陣圖卻給人一種陰森的感覺,仿佛這些士兵並非活人,而是來自幽冥地府的陰兵。
我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寒意,想起九叔曾經說過,“陰兵借道”多發生在古戰場,那裡埋葬著無數的亡魂和冤魂。
可是,這秦嶺腹地怎麼會有軍隊陪葬呢?
這裡難道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曆史?
正當我沉思之際,葉小孤突然走上前,毫不猶豫地將手中的一個銅印按在幡杆頂端。刹那間,幡麵像是被點燃了一般,燃起了熊熊的藍火。
那火焰跳躍著,發出嘶嘶的聲音,仿佛是在訴說著什麼。
伴隨著熊熊烈火的燃燒,幡麵漸漸被燒成了一堆灰燼。就在這時,令人意外的是——在那堆灰燼之中,竟然有一樣東西掉落了出來!
我定睛一看,原來是一枚腰牌。
這腰牌看上去有些年頭了,上麵的字跡已經有些模糊不清,但還是能夠辨認出“元佑七年”這幾個字。
我心裡不禁一動,“元佑七年”可是北宋時期的年號啊!
我連忙將腰牌撿起來,仔細端詳。
這腰牌的材質似乎是銅質的,上麵還刻有一些精美的圖案和紋路。再仔細一看,這腰牌的製式竟然與北宋禁衛軍的腰牌一模一樣!
我心中暗自驚歎,這枚腰牌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
它怎麼會出現在這幡麵的灰燼之中呢?
一連串的疑問湧上心頭,讓我對這枚腰牌的來曆越發好奇起來。
這一發現猶如一道晴天霹靂,讓我驚愕得合不攏嘴!
我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著那半截幡杆和那軍陣圖,仿佛它們是通往一個神秘世界的鑰匙。
北宋禁衛軍,那可是一支精銳之師,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傳奇。然而,此刻他們卻以這樣一種詭異的方式出現在這秦嶺腹地,這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的腦海中不斷閃現出各種疑問,這支禁衛軍為何會來到如此偏遠的地方?他們在這裡遭遇了什麼?是戰爭、疾病還是其他未知的原因導致了他們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