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國在那片位於大洋彼岸的狹長穀地中紮下自己的根須,立誓要在十年內,將耕耘畜牧,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之時,
秦國皇帝派出的軍隊,也終於沿著興山,來到了夏國。
陽關已經被人先後捅穿了幾次,再加上地形原本就十分貧瘠,漢軍遠征至此,更是不會分出人手在這裡駐紮看守,
於是,
在秦軍來到之時,
它便已經大開了自己的門戶,如同一個淒慘的,遭受了痛苦且長久折磨的人婦一般,對麵前的客人,都施以冷漠,卻又寬容的對待。
什麼“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那已經不是陽關可以享受的了!
秦軍的將領也對陽關的衰敗表達了憐惜。
他回想起史書中記載的,
這座雄壯關城在初初落成時的模樣——
那是夏國的第一個治世,
當時,夏國還是實行著舉賢禪讓製度的前朝。
等到夏文王和其子成宗的時代,
陽關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顯得更加堅不可摧。
“隻是國猶如此,關何以哉?”
“到底都被雨打風吹去了!”
秦將抬頭看了一眼陽關城頭那懸掛的牌匾,隨後打馬衝入了其中。
他的目標很明確,
他的尋找也十分順利,
來到夏國不多時,
便成功見到了大漢的冠軍侯。
當那位霍將軍聽說秦國這位於夏國盟約立誓的“兄弟之國”,終於到來時,忍不住抱著手,對旁邊的人笑道:
“來得比我大漢還慢!”
“果然兄弟就是拿來兩肋插刀的!”
跟隨在他身邊,已經立下不少軍功的隨平聽了,也覺得有些道理。
秦趙的故事,
他曾經聽人講過,自己也在史書上見到過相關記載。
在西周的時候,
秦人就得到過趙人的幫助,一同居住在造父受封的趙城之中。
之後,秦非子才受封,得到了“秦”這塊地盤,讓秦人有了個自己的家。
再之後,
便不用多提了。
秦趙這對同宗同源的兄弟,到底是伴隨著禮崩樂壞,走向了廝殺仇恨的道路。
而這樣的事跡,
跟當年夏文王收留逃亡的西秦太祖,如今西秦的宗室卻在夏國肆虐,有何不同呢?
“已有之事,後必再有。”
“已行之事,後必再行。”
隨平在心底喃喃說道。
旁邊的大漢將軍則是一揮手,“罷了!”
“且看看他們的來意!”
若懷抱著不好的想法,
他也不介意兩個一塊打!
反正走出西域,來到夏國之後,這位冠軍侯還未嘗一敗過。
他自然是信心十足,毫不畏懼的。
特意過來目睹這一幕的何博轉頭就對嬴辟疆說:
“真可憐。”
“好不容易做件好事,結果還被人嫌棄。”
老秦人在中原的時候,名聲是非常不好的。
六國稱呼它為“虎狼”,指責它的狡詐無恥,多次背盟毀約。
當楚懷王被騙成傻狗之後,更是讓秦人的名聲,迎來新的低穀。
畢竟春秋時老實人吃的苦,總要在戰國的時候,狠狠報複回去。
不過,
等到遠遷西海,
嬴辟疆帶頭搞起了反思,不僅總結了始皇帝施政的過失,還反思了曆代先王的所作所為。
他這樣的大孝子行為,雖然有些落祖先的麵子,但也確實讓複立的西秦,擁有了不同於過往的氣質。
起碼,
若是舊版本的秦國,
是絕不會派人來到夏國,做這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的。
嬴辟疆動了動嘴巴,最後沒有說什麼,隻是發出一聲無奈的歎息。
他的不肖子孫為了保障自己的權勢和地位,都跟月氏人混在一起了,全然不顧“諸夏親昵”的諾言,還有自己背負的責任。
對此,
他還能說什麼呢?
隻能衷心祝福他早點死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