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希憤憤的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帶起的風甚至連桌上鋪著的報紙都微微震動了。
遠處的佐伊有些驚訝的看了過來。
這裡是血港。
密修會在經過修斯的審查後,並沒有直接解散,甚至連喬希都仍然暫時代理主祭的職責。
說真的,這讓喬希很是有些意外,信徒們對此反而沒有多少反響,雖然修斯親自辟謠了他不是神明,但密修會的人們依舊私下裡偷偷頌念他的名字,隻是不再公開崇拜而已。
這件事情甚至有些心照不宣,信徒們似乎將它當成了某種考驗,並沒有真正的動搖他們的信仰。
而在血港重建開始後,王子便給密修會重新劃定了一處地盤,緊挨著上城區,離碼頭也不太遠,位置相當好。
佐伊這些外交人員們也在這裡建立起據點,將來或許會是大使館的雛形。
密修會的主要成員都是北境人,他們之前大都在諾拉的反抗軍中呆過,耶利米的黑珍珠號將這群人從北境運來,他們便是密修會最開始的成員。
至於後來加入的人們,也有許多是北境的難民,諾拉的名頭在他們這裡響的很。
總之,幾乎沒有北境人不知道諾拉,她帶來的反抗軍收攏了大多數難民,從混亂的北境為他們開辟出了一條生路。
在密修會的信徒眼中,諾拉是僅次於修斯的存在,如果說修斯是那遙不可及的神明,諾拉便是人間為他們遮風擋雨的聖者。
這份地位甚至隱隱比修斯還要高些,畢竟信徒們隻是從教義中知道修斯這領主大人,可諾拉的幫助是實實在在落在他們身上的。
北境的難民們,能有一碗熱粥便願意豁出性命去加入密修會,何況親手救下他們,並送離北境的諾拉。
而現在,諾拉死掉了,甚至連頭顱都被割下送了過來。
王子在聽到消息後的第一時間便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切割,撕毀盟約也在所不惜。
密修會的人們要是知道王子和北境的領主們站在一起,怕不是立刻就會重演母神教會的叛亂。
喬希握著報紙的手都有些顫抖,他知道這個消息一旦告知信徒們,將會在密修會中引發怎樣的軒然大波。
而卡斯特爾的態度——這根本不必多說,報紙上對此的評價很是簡短,隻有一行字:
“血債血償。”
沒有多餘的注解,沒有言語上的威脅,就如王子直接斬殺了北境領主們派來的使者一般,卡斯特爾根本沒打算對話,根本沒打算通過外交解決。
卡斯特爾是來交朋友的,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配的上卡斯特爾的友誼。
對於北境幾位領主的挑釁,修斯覺得還是靜默聖堂的外交方式更為靠譜——讓鏈枷落在他們腦殼上,把教義與敬畏一齊砸進去。
喬希恍然失神,卡斯特爾已經準備好了戰爭,準備用戰爭回應挑釁了。
報紙上說,會在護教軍中組織遠征軍,乘新造的鐵甲艦前往。
而這一切,並不是通過密文傳來,而是公開發行的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