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江東無善戰的王?劉封即王(一更)_三國:我不是劉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 三國:我不是劉封 > 第202章 江東無善戰的王?劉封即王(一更)

第202章 江東無善戰的王?劉封即王(一更)(1 / 2)

柴桑水寨中。

劉封斜倚憑幾坐於主位。

左右漢吳將士分立。

以關興為首的漢軍將校立在左邊,以周魴為首的吳軍將校立在右邊。

昔日仇敵,今日同袍。

被五花大綁的曹休,精神委靡的立在中間。

一戰。

僅僅一戰!

昔日意氣風發的曹休,今日卻淪為了階下囚。

曹休悔嗎?

悔!

肯定悔!

悔不聽於禁的勸告,悔不聽曹丕的詔命。

驕矜自大,目中無人,自以為是

比起昔日曹仁被劉備生擒,今日曹休被劉封生擒,更顯曹休的愚蠢。

曹仁被劉備生擒,那屬於被迫無奈,主責在曹丕,曹仁是非戰之罪。

若曹丕能同意曹仁焚燒襄陽和樊城且退守宛城的上書,即便劉備再能打,也無法生擒曹仁。

曹休則不同。

曹休是主動出擊,貪功冒進,孤軍深入.

於禁的勸諫不聽,曹丕的詔命不聽,董岑和邵南的反向勸諫不聽,裨將的勸諫不聽

完美的錯過了每一次能全身而退的契機。

遙想昔日漢中之戰時,曹休也曾識破劉備的疑兵之計,且在下辨與曹洪等人擊破吳蘭,讓張飛無奈敗走。

不過那時的曹休是曹洪的參軍而非主將,也說不出“於文則,我才是征東將軍”這類的屁話。

似這樣的錯誤,不僅曹休會犯,還有很多人也會犯。

譬如袁紹、曹操、劉備、關羽、孫權等等,漢末諸雄,幾乎就沒有不犯驕矜自大錯誤的。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提劉封的前瞻性了。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走到哪,都會將“虞噴子”帶上。

哪怕“虞噴子”有時候噴得沒道理,但那劈頭蓋臉的嗬斥也能讓劉封在罵聲中冷靜。

一如李世民身邊會留一個“魏噴子”一樣,不怕噴得是否正確,就怕沒人敢噴。

人的本性大抵一樣。

掌握的權力小實力弱的時候,如履薄冰,生怕一不小心犯個錯誤就萬劫不複。

一旦掌握的權力大實力強了,就會忘乎所以,以為“舉世獨蠢我獨智”,驕矜自大,小覷天下。

相較於曹休的萎靡,右列的周魴、徐盛、丁奉等吳軍將校臉上都有掩飾不住的敬畏。

敬的是劉封身份,畏的是劉封手段。

尤其是以前跟劉封對陣過的徐盛、丁奉,更是對劉封充滿了忌憚和懼意。

雖說劉封單單是謀劃和準備都用了幾個月,但最終呈現在眾人眼前的卻是:一戰擒曹休!

即便是史書上,同樣也會以春秋筆法來記載劉封“一戰擒曹休”的大功。

至於曹魏一方是否有其他方麵的原因綜合影響到了曹休被擒,亦或者劉封在這幾個月的謀劃中遇到了哪些失敗和困難,史書是不會記載的,旁人也不會在意的。

今日之後。

天下都將傳頌劉封“一戰擒曹休”,既震江東,亦震曹魏,些許質疑的聲音也全都會被掩蓋隱瞞,一切都會為了劉封的政治需求而鋪路。

【幸好不再是敵人。】

徐盛暗暗慶幸,丁奉亦是如此想法。

若孫權想要繼續跟劉封爭鋒,徐盛和丁奉也不會背叛孫權,隻不過真要再麵對劉封時,兩人不會有取勝之心隻會有赴死之意。

沒有取勝之心,是承認與劉封的差距;有赴死之心,是報答孫權的知遇之恩。

不僅徐盛丁奉如此想,在場的吳軍將校皆是如此想。

孫權選擇跟劉封聯手,是政治述求,是立場需要,甚至還會有不該有的想法。

而在場的吳軍將校,則是單純的害怕劉封!

反觀左列的漢軍將士,則是個個兒昂頭挺胸,麵有驕傲。

一場勝利,能滋生信心。

接連的勝利,滋生的就是信仰。

如今的劉封,就是劉備麾下最善戰的。

孫權偷襲南郡,是劉封力挽狂瀾。

南中豪族生亂,是劉封平推南中。

劉備要奪襄樊,是劉封擋住西線。

曹丕南征孫權,是劉封奇襲石陽。

劉備要奪雍涼,是劉封奇襲長安。

而如今。

劉封又生擒了曹休,震懾了江東!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論功績,用“戰神”來形容劉封亦不為過。

論軍中威望,劉封如今也僅次於劉備,與大將軍關羽也不妨多讓了。

若不是劉備對劉封極為器重和寵溺,劉禪對劉封也貫徹了“兄弟之禮”,劉封沒有感受到“嫡爭”和“功高蓋主”的危險,劉封都能走李世民路線了。

“曹文烈,你覺得曹丕會如換曹仁一般,拿城池來換你的性命嗎?”

劉封淡淡的聲音,在曹休耳邊響起。

若要殺曹休,劉封在戰場上也是有機會殺曹休的。

之所以大費周章的挖陷馬坑又言語激怒曹休,就是為了能順利的生擒曹休,且不讓曹休缺胳膊短腿。

一個活著且健全的曹休,比一個死了或殘了的曹休,更有價值!

比曹休更善戰的不是沒有,為什麼唯獨曹休是曹丕的征東將軍?

本質在於曹休姓曹!

曹丕需要曹家人執掌兵權來集中權力,至於能力,相對而言就其次了。

劉封也不在乎放走曹休。

甚至於。

劉封更希望曹休繼續回去統兵。

相對於曹休知恥而後勇,劉封更相信曹休稟性難移。

擒一次,換一城,多麼美妙的事!

當然。

劉封隻是娛樂性的想一想。

換一次就夠了,換兩次三次,那就太高估曹休的價值了。

即便曹丕願意換,曹丕麾下的文武重臣也得反對。

曹休此刻也是傲氣,即便精神萎靡也不願向劉封屈服:“要殺就殺,何必多言。你以為我是懼死之人嗎?”

劉封輕笑:“曹文烈,孤乃好意,你又何必拒人於千裡之外呢?雖然你的確不是智勇名將,但隻要你姓曹就足夠了。

就如同昔日的夏侯惇一樣,打仗沒贏過,升官沒停過,並非曹操不知道夏侯惇不善戰,而是曹操深知,若無宗室大將執掌大權,睡覺都不踏實。”

曹休聽得一陣窩火。

雖然劉封說得很有道理,但聽在曹休耳中卻是極為刺耳。

什麼叫我不是智勇名將?

什麼叫夏侯大將軍打仗沒贏過身官沒停過?

我靠的是真本事,不是宗室親戚關係!

“劉封,你到底想說什麼?”曹休氣呼呼地問道。

劉封笑道:“孤方才就說了,孤想知道,曹丕是否會如換曹仁一般,拿城池來換你的性命。你說孤是換平春好,還是換壽春好?令孤很糾結啊,不如你來替孤選一選?”

“我豈能受此羞辱!可速殺我!”曹休不想跟劉封討論這個問題,頭再次往旁側一偏。

死則死矣,有何可懼。

我曹休豈懼死乎?

劉封向關興舉目示意。

關興會意出列:“如今曹休被擒,淮南一帶的偽魏諸將必定人心惶惶,可再釋放流言稱‘曹休已降’,聚兵入淮南,先取合肥,再取壽春。”

曹休麵色大變:“賊子!你敢汙我名?”

關興冷笑:“你一個被生擒的,莫非還有美名不成?”

一旁的周魴疑惑問道:“既然曹休被擒,為何不直接去取平春,而要先取合肥?豈不是舍易而求難?”

關興不假思索:“平春唾手可得之地,何須去取?這還得感謝曹休,將於禁留在了平春啊。”

曹休想到了關興送給於禁的書信,心下大駭,試探反問:“不可能,於禁怎會被你策反?於禁妻兒都在洛陽,若是反叛,其妻兒必受屠戮。休想用離間之計!”

關興嗬嗬一笑:“於禁跟著文聘守石陽,文聘死,於禁獨逃;於禁跟著你守平春,你被擒,於禁獨存。即便於禁沒有被我策反,他也難辭其咎。

我都能想到的,於禁又豈會想不到?你覺得於禁是一個會顧及妻兒性命的人嗎?

若於禁真是這樣的人,樊城之敗時就應該如龐德一般引頸受戮,石陽之敗時就應該與文聘同死沙場。

曹文烈,不妨你我打個賭,看那於禁在得知你被生擒後,是獻城投降,還是據城頑抗?”

曹休隻感覺一股冷意自腳底生出。

平春,休矣!

見曹休的精神變得萎靡,劉封揮了揮手,讓力士將曹休押下去,好生看押。

隨後。

劉封又看向徐盛丁奉:“兵貴神速,徐盛、丁奉二將,可引柴桑水軍,速往濡須口,勸吳王兵發合肥。”

徐盛、丁奉對視一眼,紛紛領命而去。

劉封則單獨留下了周魴。

“周太守立此大功,不知今後有何打算?”

周魴是吳郡豪族,又是舉孝廉入仕,在江東有不小的名望。

劉封想要執掌江東,就必然要拉攏江東的豪族。

周魴不是愚人。

見劉封單獨留下自己又詢問今後打算,立馬就領會到了劉封的招攬之心。

江東如今的現狀以及天下的格局,周魴同樣看得很清晰。

孫權已經日暮西山。

繼續依附孫權,隻能一步步的跟著孫權走向黑暗。

這次肯儘心儘力的用詐降計,周魴也存有在劉封麵前表現才能的心思。

想到這裡。

周魴試探性的答道:“不瞞殿下,我才疏學淺,不敢與古今賢才比肩,如今僥幸當了鄱陽太守,隻求矜矜業業,獎善懲惡,不讓百姓受苦。”

見周魴回答謹慎,劉封也聽出了周魴的試探之意,遂又道:“自古以來,賢才如過江之鯽,然而能名垂青史者,寥寥無幾。


最新小说: 北冥之主 好孕小撩精帶空間隨軍,釣係首長寵上天 枕上危情 大涼鎮撫司,開局扮演反派 仙子總想壞我道心 懟天懟地懟極品【我似張狂】 重生緬北之我有大佬靠山 九天劍祖 生存遊戲?但她已經殺穿全服了誒 快穿:洗白?惡女又把反派馴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