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子設計的半拉潛艇和挖泥船,參考了女皇貢獻出來的玩具,挖泥船就是帶有機械臂的,機械臂下探水裡,最前麵是一個液壓抓鬥,可以方便抓起水裡的大小石塊。
如果太小的石塊抓不起來,還有一個鏟子樣的鏟鬥,把碎石塊和汙泥一起鏟起。
伴隨挖泥船的是水下的半潛式觀察船,旁邊伴隨的是液壓自卸船,挖泥船抓起的石塊裝在自卸船裡,自卸船再開去合適的地方自動卸掉。
後來,祥子看挖泥船和半潛式觀察船是分開的,尤其是海況不理想的時候工作有些吃力。
就把半潛船改造了,和挖泥船成為一體,下層是觀察室,可以通過兩者之間的耳麥指揮挖泥船的操作手。
而操作手也可以通報他海麵的情況,加速減速調準方向,防止半潛船撞上礁石和其他船隻。
如果把觀察窗的玻璃磚撞碎了,那就是一艘船的災難了,隻需要一兩分鐘,半潛船就沉沒了。
這樣,就成為一體式半潛挖泥船了,下倉的指揮員,可以操控船隻進退,通報上層的操作員下機械臂的方位,通知石塊的大小,讓操作機械臂人心裡有個譜。
這時候,女皇已經組織了人馬前去勘探,首先入住了離著黑水河入海口兩公裡的西門礁。
西門礁是一塊特大的礁石,大體長方形,長八百米,寬三百米,礁石高出海麵三四米,東南麵高,西北麵低,有時候刮北風,西南麵洶湧而來的海水能打上礁石。
這個西門礁礁石是最處在礁石區西麵靠海邊最大的,是地標性的天然物體,西門礁的西麵雖然有礁石,可露出海麵的沒有,先去的人馬沒有發現水麵以下對船隻有威脅的石塊。
過了西門礁以後,不遠處就進入大片的密集礁石區,裡麵露出海麵的礁石比比皆是。
先期來的勘探人員有十多人,三條小氣艇,他們是以張國鋒為主官的,張國鋒是過去去北國的間諜,因為頭腦靈活能說會道,曾經立了軍功,女皇這次讓他帶隊來初步勘探礁石區。
他們來了以後先駐紮再來西門礁上麵,因為這裡暗礁極少,貼靠西門礁的船隻不會觸礁。
西門礁以東就不行了,那是礁石遍布的地方,大小礁石有的露出了水麵,有的就在水下一兩米處,是大型船隻航行的隱患。
駐紮了西門礁以後,因為天氣好的時候,人在岸邊就能看到他們,一些東巴國的人就好奇他們駐紮在了礁石上在乾什麼。有些東巴國的漁民,也把漁船停靠西門礁,打聽他們的目的。
張國鋒早就料到了他們會有這樣的問話,早就有話等著他們了。
張國鋒就糊弄他們說:“我們國家的客貨船經常來往南詹國,每次都多繞兩三千公裡,走的冤枉路程太遠了。我們想在礁石區開辟一條捷徑,以後連時間也節省了……”
他說的非常懇切,那些人被糊弄的一愣一愣的,都說:“哎呀,還是大德國人財大氣粗啊,我們也想這麼乾,就是財力不續,也沒有那些能挖泥的船隻,既然你們乾了,我們就等著借光了啊!”
“哈哈,大家都是鄰國,我們開辟了航道,也有方便大家來航行的意思……”
他們在西門礁的稍低邊緣上磊疊了石牆,阻擋潮水撲上礁石,他們還帶來了柴火,壘了鍋灶,從八達洞取來的帳篷也直接帶上了西門礁,就在礁石上安營紮寨了。
他們為了以後工程船隻方便靠岸,就把西門礁鑿出碼頭和台階,方便船隻靠岸。
到了天氣漸漸暖和了,一支六條船組成的船隊到了。
船隊是003戰列艦護航的,有一艘半潛挖泥船,上層是挖泥船的機械臂,有個操作員李耀祖操控機械臂,機械臂可以安裝抓鬥,也可以替換挖鬥,也可以安裝鑿岩機。
下層前艙是玻璃磚窗戶,安裝有六塊厚重的玻璃磚,可以抵禦海水的低強度壓強。
緊貼著玻璃磚的是兩個探照燈,是大燈泡照明的,看到了低於海平麵六米的礁石,觀察手李耀祖就自己控船停下來。用耳麥指揮挖泥船的操作手,下探機械臂把礁石用鑿岩機敲碎。
玻璃磚的觀察船怕磕碰,是在船首的後麵,就像是大船的球鼻一樣,有粗鋼棍組成的防護網,為了挖泥船方便轉圜和定住船身,後麵推進器有主機輔機,不但自由前進和拐彎,還可以後退。
平常的時候,觀察手李耀祖配備兩個助手,方便和上層的機械臂操作員聯係。
機械臂操作員何英文也配有兩個助手,以便於在需要的時候,及時更換鑿岩機變成爪子樣的抓鬥或者挖鬥。
鑿岩機可以把太大的礁石鑿開分成小塊,抓鬥可以直接抓起石塊裝自卸船,如果是碎石塊,就用得著挖鬥了,挖鬥可是連淤泥都能清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