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姬玄率領五萬鎮北軍,令蒼戎部落未敢踏足北疆半步。
直到今年,朝廷拖欠軍餉,後勤補給無法保證,令鎮北軍軍心動搖,給了蒼戎部落可乘之機,吃了幾次敗仗。
所以姬玄對於朝廷黨爭非常痛恨。
因為無數將士不是死在敵人手中,而是死在了自己人內鬥的牽連中。
由於朝廷黨爭,國庫空虛,他為了鎮北軍五萬將士著想,也隻能低頭向朝廷索要軍餉。
直到前些時日,榮國侯派人給他送了信,說太子為他私籌三十萬兩軍餉,但恐怕無力送達。
恰巧蒼戎使臣入京。
姬玄便趁機借護送蒼戎使臣的理由前往上京城。
原本邊軍擅自帶兵入關,是要殺頭的。
但如今也並沒人在意這些。
姬玄這次回上京城,除軍餉之外,還要看看這黨爭究竟能不能結束。
他不想帶領五萬將士,為一個**無能的朝廷效命。
“將軍。”
副將高雲從車廂外而入,“末將已經打探清楚,太子黨和外戚派之間的衝突愈演愈烈,全都因為一個名叫秦風的人,他原本是榮國侯府一個書童,當時......”
隨後他便將這幾個月,上京城內發生的所有事情,全都告訴了姬玄。
姬玄聞言,麵噙驚歎,“沒想到安陽侯的死和高鬆的死,竟都跟他有關,就連太子這三十萬軍餉都是他籌措到的?我楚國竟有如此人才。”
“不單單如此。”
高雲將一張紙遞給姬玄,“他現在還被譽為詩仙,史上近千年以來,最有詩才的人。”
“詩仙?”
姬玄接過紙張,眉梢微揚,但當他看到紙上內容後,眼眸中滿是驚歎,“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楚國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這......這是那秦風作的詩?”
高雲點點頭,應聲道:“沒錯這首《滿江紅》就是出自他手,榮國侯和太子對他非常器重,不過他一直並未正麵參與太子黨和外戚之間的爭鬥,不過同樣將外戚派搞的狼狽不堪。”
姬玄對這首詞愛不釋手,感歎道:“真是沒想到,這秦風不但有才華,更有膽魄,楚國如今需要的就是這種有勇有謀的人!”
高雲看向姬玄,問道:“將軍,那你現在是準備支持太子,還是國舅?”
姬玄沉吟道:“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此事還是得等我到上京城之後,親自了解後,才能做出決定,我們不能隻靠傳聞便定下誰才能領導楚國。”
高雲附和道:“將軍說的沒錯,太子和國舅都不是省油的燈,聽說國舅為了拉攏將軍,正在籌集軍餉,你這次入京,對於外戚派和太子黨之間的爭鬥,同樣非常重要。”
姬玄眉頭緊皺,沉聲道:“這場荒唐的鬨劇,原本就應該結束了,楚國已是內憂外患,狼煙四起,民不聊生,若是再任由他們鬥下去,那山河傾覆就不遠了,到時候受苦受難的還是天下百姓!我絕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楚國就毀在他們之間的黨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