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隨其後,現場的幾個武將便將一副輿圖攤開。
“陛下,這明軍倘若真能辦到東西兩路大軍合圍,那咱們到時候就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西路是神機營,東路是三千營,貴州還有一個五軍營,明廷三大營,把咱們的退路全都堵死了。”
“陛下,現在咱們必須想退路了!”
幾個文官武將一番商議,最終得出的結論隻有一個,此戰已經大敗,明廷合圍之勢形成,再坐以待斃隻有死路一條。
而今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想一想接下來的退路。
而張獻忠在聽到這話之後,撩起長劍就將在場兩個前來報信的兵卒梟首!
這才稍稍解了心頭之恨。
而見到這一幕的其餘人等一個個都噤若寒蟬不再言語。
“要往哪裡逃,怎麼逃,爾等倒是快些拿主意啊!”
張獻忠咬牙切齒地逼問著在場的幾人。
聞言,徐以顯這才吞吞吐吐開口。
“往北,已無去處,西邊高寒蠻荒之地,絕不能去,南下更是蠻荒濕熱之地……”
聽著徐以顯的話,張獻忠有些不耐煩。
“這裡不能去,那裡不能去,難不成眼下我們真就到了絕境不成?”
徐以顯擺擺手。
“陛下,有活路,那就是東去,出海!真龍出海便可一飛衝天,當初永樂皇帝靖難的時候,建文帝據說就是自海上遠遁番邦了!”
“眼下西南絕對是不能再待下去,明軍日後必然會掃蕩西南境內所有兵馬匪寇勢力,待在這裡就是等死!”
“倘若咱們一路從兩廣出海,海上有倭人和海寇,占據一島,整合海寇勢力,才有希望東山再起!”
隨著徐以顯說完,張獻忠對於往東逃的想法越來越濃鬱。
東南沿海常年倭亂,海寇幾百年都不曾剿滅,倒是一個真正的好去處!
“那就即刻啟程,避開明廷的東路大軍,從東南一路往東,統攝海寇,劫掠東南,反攻明廷!”
張獻忠做事雷厲風行,不等其他文臣武將提出異議,就直接定下來接下來的去處。
而在場的眾人隻能服從,經過半日的忙活,禦營一萬多人馬在帶足了乾糧和金銀之後,便直接啟程。
臨走的時候,張獻忠看了一眼遠處的成都府,內心滿是鬱積的憤怒,並在心底暗暗發誓,有朝一日自己要重新打回來。
而石亨在搜遍了整個成都府都沒有找到張獻忠後,便將這件事情彙報給西廠的緹騎,回傳京城。
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西路大軍在接連攻克了好幾個城池之後,便將殘餘的張獻忠部全部圍剿殆儘。
而東路大軍的三千營和五軍營業成功在成都會師,攏共一個月的時間,便將四川的所有張獻忠麾下的殘餘勢力肅清。
當朝廷大軍進駐成都府的時候,街道兩旁,百姓夾道歡迎。
一時間,甚至還有不少百姓從百裡之外前來簞食壺漿慰問王師。
在四川落到張獻忠手中的這些日子,整個蜀中百姓可謂是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枯骨遍地。
而在捷報傳回京城之後,秦良玉第一時間求見朱由檢。
在見到朱由檢後秦良玉眼眶紅潤,直接跪在朱由檢麵前謝恩起來。
“聖上隆恩,解救蜀中百姓於倒懸,臣秦良玉謝過陛下浩蕩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