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陽和陸峰聞言,立刻跪地領命:“臣等遵旨,定不負陛下所托!”
這時,兵部尚書站出來,拱手說道:
“陛下,那倭寇收留我大明叛臣,分明是不把我大明放在眼裡。”
“臣鬥膽進言,陛下應即刻發國書,讓倭寇將陳敬之等人送回!”
朱由檢微微頷首,隨即笑道:
“國書?寫什麼國書?這些倭寇難道不清楚陳敬之等人到底是什麼身份嗎?”
“既然他倭寇敢收留陳敬之等人,便是十分清楚其中利害,這和直接與我大明宣戰,有何異同?!”
本來,朱由檢還在犯愁,朝廷連年征戰,自己如何找到理由,發兵東洋。
但是千算萬算沒有算到,這陳敬之一黨,不僅僅給自己送來了銀子,還給了自己一個征討倭國再合適不過的借口。
“這倭國收留我大明叛臣,還暗中指使陳敬之等人轉移大量金銀,必有驚天密謀。”
此話一出,百官惶惶不可,畢竟東南倭患這才過去沒多少年,眼下朝廷對倭寇禁運,群臣不用腦袋想,都知道這些倭寇肯定不會安分。
眼下這陳敬之一等人,全都是朝廷的砥柱之臣,竟然也敢叛逃,而且已經成功出海。
“陛下,這陳敬之等人投靠倭寇,和當年洪承疇範文程等朝廷大員投靠遼藩彆無二致啊!”
李邦華當即出言。
接著,立馬就有官員接上話茬:
“陛下,此案不可輕視,當年洪承疇等人投靠遼藩,可是給我大明帶來無窮後患啊!”
“不光如此,這次倭寇竟然能在暗中策反三品大員,這足以說明,倭寇亂我大明之心不死!”
眼見著群臣憤慨之情高漲,朱由檢便直接順水推舟:
“哎呀!諸位愛卿所言甚是!”
“既然如此,即刻擬寫宣戰國書,向倭寇宣戰!讓倭寇的幕府將軍帶著天皇,來我大明覲見臣服,如若不然,那就讓他們賭上國運,等著將來有朝一日,朕的大軍入主東洋,一血東南百年倭亂的血仇恥辱!”
“朕倒要看看,這倭寇到底有多大的膽子,敢與我大明為敵!”
百官聽聞朱由檢要對倭寇宣戰,紛紛跪地高呼:
“陛下聖明,我等定當全力支持陛下,討伐倭寇!”
“倭寇宵小,無德小國,覬覦我東南日久,與這倭寇宣戰,乃是順應天命!”
朱由檢站起身來,俯視著群臣,朗聲說道:
“陳敬之一黨勾結倭寇,背叛大明,此乃我大明的奇恥大辱,倭寇包庇這些人,形同宣戰!”
“即日起,兵部做好一切準備,勤練水師,若朕推測不錯,這次倭寇策反我大明官員,讓陳敬之等人暗中轉運金銀,就是打算日寇再次登陸東南,劫掠一方!”
“總之,有備無患!”
群臣被朱由檢的氣勢所感染,紛紛高呼:
“陛下聖明!”
朝堂之上,氣氛熱烈,百官的呼聲此起彼伏。
退朝之後,朱由檢便直接趕到內帑的庫房,查驗杜陽帶回來的,裝成數萬箱的銀子。
偌大的庫房擺滿了裝著銀子的木箱,一眼掃過去,朱由檢一臉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