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乾按劍立於高台,身後豎著七丈鐵碑。
當第一縷陽光刺破雲層,他揮動令旗,三百歸化倭兵押著剃發紋麵的倭酋走上刑台。
“即日起,設倭民協管司,凡是倭國良民,都可為倭天朝做事!“
所謂倭民協管司,就是孫乾想出來的辦法,設立一個機構,相當於明麵上的倭國最高管理機構。
實際上,則是要聽命於總督府。
如此一來,就算有倭寇想要暴動,也會將矛盾轉移到了這倭民協管司上!
孫乾的生硬倭語經銅皮喇叭擴散。
“凡舉報謀逆者,反明者,對天朝有二心者,賞漢米十石,擒殺逆賊者賜漢姓!“
話音未落,歸化倭兵統領小林次郎突然暴起,將藏匿短刀的倭酋踹翻在地。
朱由檢在行轅遠眺這一幕,唇角勾起冷笑。
杜陽捧著密報低語:
“陛下,不遠處那個倭寇,是歸化的倭兵統領,名叫小林次郎,上月還偷偷祭拜天照神龕……“
“無妨。“
朱由檢指尖劃過倭國全輿圖。
“明日讓他在"剿匪"時誤中流矢,記得用倭寇的竹弓。“
“然後我凶手栽贓給彆的倭寇就行!”
“隻要倭寇之間亂起來,那就亂不到咱們總督府!”
接下來的時日,朱由檢下令讓手下加快總督府,和第一個漢人城池的修建。
三月後,大阪新城初具雛形。
漢式飛簷與倭式唐破風詭異交融,歸化倭匠正將“忠孝節義“刻在鳥居橫梁。
孫乾巡視至市集時,恰見福建商賈用三鬥糙米換走倭女,那女子額間“奴“字烙印被胭脂遮蓋,正用生硬官話背誦《三字經》。
而朱由檢這邊,則是在等到大阪新城矗立起來之後,就離開了倭國。
打算凱旋回京!
朱由檢離開的時候,孫乾帶著一萬多明軍親自護送,倭寇這邊,現存的有頭有臉的人也都來送!
到了歸航那日,兩百艘戰船犁開血色海浪。
朱由檢立於龍首艦艏,身後鐵籠中囚著不少的倭國青壯,這些人都是冥頑不靈的反明義軍,等到了大明,都是能夠送到礦山上勞作的!
經過半月的航行,船隻在青島港停靠。
港口的晨霧被禮炮震散,百官跪迎的朱紅地毯從碼頭鋪到十裡長亭。
禮部的周延儒捧著的賀表上,金粉繪製的“四夷賓服“正在朝陽下流淌。
朱由檢卻望向海天交界處,隱約可見新下水的鐵甲艦輪廓。
“陛下,遠處是正在擴建威海衛船塢……“
“這些日子,朝廷正在大力趕製艦船,有了更多的鐵船,和倭國就能更好溝通!”
“而且在陛下禦駕親征的這些日子裡,朝廷的鋼鐵產量翻倍!”
聽到這話,朱由檢臉上這才出現一絲笑容。
“先不說這些,等朕回去再說!”
海浪拍打著艦身,將倭國焦土的腥氣卷向深海。
在文武百官的萬歲聲中,朱由檢目光掠過瑟瑟發抖的鴻臚寺倭語通譯,忽然想起被焚毀的《古事記》殘頁在火中蜷曲的模樣。
“傳朕口諭。“
朱由檢踏上玉階時,眉眼一橫:
“即日起,鴻臚寺裁撤倭語譯官,改設東海道方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