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覺的幫助下,祁歲安隻用了一個時辰的時間就‘掌握’了文字。
然後對方就匆匆離開,沒有再多的停留。
次日就有講僧給祁歲安送了一冊《妙蓮正法經》來,接下來祁歲安隻需要遵守戒律、學習佛法,然後進行簡單的修行活動就可以了。
所謂的修行活動,並不是修煉,而是隨眾參加上殿、過堂、念經及禪修等活動。
這些活動能夠培養定力和慧力,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
其中上殿是指參加寺院的早晚課誦,過堂則是指用餐的相關戒律。
念經就不必多說了,禪修則是指通過坐禪來進行禪定。
這一係列行為,反倒是有點類似於現實係的修行,而不是玄幻、仙俠一類的修煉。
此外,不僅僅是佛家,道、儒兩家的情況也是如此。
至於要怎麼成為沙彌,那也很簡單,等你禪心初定之時,便是沙彌了。
成為沙彌後擁有禪心初定的神通,讓沙彌能夠保持內心平靜,抵禦外界乾擾,增強自身意誌力。
對,沒有直接增長戰鬥力,就是一個輔助效果,能夠讓沙彌更好的進行修行活動。
所以隻要成為沙彌,身上所流露出的平靜氣質一眼就能夠看出來。
至於依靠偽裝,那沒有什麼意義的,因為你沒有禪心的,時間一長必定暴露。
而且後續的修行活動你也無法參加,當場就會露出馬腳而被揪出來。
那後果就會比較嚴重了,直接將其趕下山去。
“這麻煩了。”祁歲安看著《妙蓮正法經》以及內部的清規戒律等等,這根本就不是他能修成的唯心類超凡體係。
再一個,以他的心性,也不匹配這些個內容,彆說窺視佛陀正果了,沙彌都修不成的。
要是換成魔道、邪道之流,祁歲安絕對是進展神速。
“所以隻能繼續修改了。”
“不過得想辦法拿到道家和儒家的基礎才行。”祁歲安知道,自己是真不適合走這條路。
佛家的基礎名為沙彌,而道家是道童,儒家則是童生。
並且六個層次都有所對應。
沙彌、比丘、法師、高僧、羅漢、菩薩。
道童、道人、道長、真人、真君、天師。
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國士。
前兩個層次都是在打基礎,基本上可以說沒有多少的戰鬥力在。
大多都是類似於被動,隻有達到第三個層次後,才能夠掌握超凡的力量。
比如慧信的強大體魄、當初那書生以字顯化法術的能力等等。
隻不過這裡麵有一個問題在,那就是同係列的每個人所獲得的神通都是一模一樣的。
同時連帶著強度、上限也完全相似,這就意味著非常的吃天賦和能力。
天賦和能力越強,那麼對神通的運用和開發就越高。
更重要的是你除了從第三個層次開始,越級強殺根本就不存在。
每一個層次都有著如同鴻溝般的存在,所以想要戰勝比自己道統要高的人是無法辦到的。
主角除外,畢竟主角是屬於規格之外的存在,所以祁歲安也就沒有將其計入其中。
“這應該是屬於另類的超凡壟斷吧。”
祁歲安嘀咕完,就放下了手上的經文,而是在思考從哪裡去取儒、道兩家的基礎典籍。
“從理論上來說,行渡寺裡肯定有。”
“所以直接去看一看?”祁歲安說著,就放下書,直接朝著藏經閣而去。
行渡寺的藏經閣裡存放了大量的佛法,基本上都是用來作為修行活動來學習佛法、增進自身。
所以並沒有什麼人會阻攔,不僅僅是僧人能夠進入,連帶著香客也能去。
祁歲安就這麼大搖大擺的走了進去。
就這麼一藏書閣的書,放在民間,其價值怕是把歸雲城的首富給榨乾了都拿不出來這麼多金銀來。
知識、書籍,對於普通人來說一直都是非常昂貴的。
祁歲安並沒有過於注重這些經書,內容其實都屬於大同小異,全都是傳播正能量。
這就是他們的修煉方式之一,和祁歲安的主流體係是完全的格格不入。
好在一番尋找,在藏經閣的角落位置,找到了他所需要的相關信息。
看完之後,心是徹底的沉了下來。
道家和佛家大同小異,就是側重點不同。
儒家問題是最大的,他們雖然不需要遵守較為繁多的清規戒律,但卻也有對應的君子行為準則。
而他們提升自己的方式則是不同,就是考科舉。
你考到哪一個身份,就能夠擁有對應的力量。
至於說舞弊嘛,這個祁歲安暫時不清楚,他又沒有參與過,所以也不知道通過作弊完成科舉會是個什麼情況。
不過既然有超凡的存在,作弊估計是沒有可能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