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日的放置欄反饋。
王煜對太陰煉形寶籙生出更多感悟,他以人族之軀雖不可煉,卻也可模仿星神誕生的過程,布置有益的環境。
如此加速元神蛻變,儘快修出第一道太陰神紋。
這太陰火池,便是他當下能做到的極限。
為此,便是連苦心孤詣培養多年的冰螭丹焰也舍得,用以代替太陰之火,避免本命靈寶蛻變落下進程。
再加上在朱雀神山底收獲的熔岩地心火、古獸肉身等材料,最多半年,便可使本命靈寶晉升中品。
屆時,那一炁魔焰當成為他之殺招。
隻是三十六品血蓮爐目前尤擅火行,與他多年修持積攢的凍魔元並非一路,本命神通也難得靈寶加持,某種程度上戰力是削弱了的。
短時間內卻是沒有解決之法。
但因先天真魔體的存在,從專精一道轉向多道皆通,學之精之,又是必要的一個過程,僅一時不搭而已。
可彆忘了三十六品血蓮爐的前身是“乾坤魔鼎”,本身就兼具混元真意,眼下表現出火行偏向,隻是因為附帶的神通所影響罷了。
包容萬象,海納百川才是它真正的內核。
殺生道、惡鬼道、幻光道、霜月道。
四道意境,意味著四條可以參悟的大道,意境修持到極致,便可與天地共鳴,從而感應到背後玄之又玄的道則奧妙。
這是修行路上的堂皇正道。
而沒有意境,也不意味著無法感悟道則,隻是腳下之路更多崎嶇、險阻而已,王煜看到的前路,便是將意境、意境武器統統融煉入元神之中。
此舉不僅能大幅度強化法天象地的偉力。
更是能助他創法悟道,他需要創造出一門適合【先天真魔體】的根本魔功,以此包容萬象,屆時自可與本命靈寶相配。
至於廣寒十二相這門本命神通。
同樣可以得到加持,多道同修亦可有強有次,寒霜走的遠便以寒霜為主,諸道為輔,如此多年苦修得來的極寒底蘊,便不至於浪費。
當然。
理論歸理論,想要真正做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戰力上限削弱一小截不是什麼大問題,從其他方麵彌補回來即可。
回歸正題。
王煜目前最急切之事,無非是煉就第一道太陰神紋,模擬星神誕生環境隻是第一步,積累太陰之力改造神魂是第二步。
這一過程,有八個放置欄同時發力。
他本體幾乎不用操心。
如此。
便衍生出第三步,需他心神感知提升到最高。
每逢初一、十五,太陰星力量如潮漲般達到最高峰時,與之神魂交感,得以共鳴,這方麵太陰幽瞳當真是幫了他大忙。
冥冥中與太陰星位格產生的聯係,讓他比常人更加親近太陰概念,加之本體就坐在太陰星投影上,實地聯係也是極其接近的。
這讓他的共鳴難度降低了無數個檔次。
初次嘗試共鳴時,王煜一無所獲。
一年後,略有所得。
每逢初一、十五便能撬動太陰星的力量,使得月華倒灌,洗滌神魂,不斷改變著他的元神本質。
這個過程中,霜月意境進步飛快,遠遠超出其他三種意境,僅僅六年,便將意境武器【白玉盤】凝聚成功,使其懸浮在元神腦後位置。
不斷綻放出清冷月光,映照的王煜元神似那天生神聖般,出塵脫俗,又如那浩渺真仙,可望而不可及。
甚至觸碰到太陰道則的門檻。
要知道除了空間道則乃是煉虛修士的境界神異之一,比較容易入門以外,真正的道則玄奧乃是合道修士苦修的內容。
尋常煉虛修士,更多的處於壯大意境的過程中,唯有那些天驕妖孽方能提前感悟道則玄妙,遠勝同階。
由於霜月意境乃是寒霜和太陰結合之道。
暗中行均衡之理,太陰感悟大幅提升,多少有《太陰煉形寶籙》的功勞,同時也帶動了寒霜的提升。
在王煜這裡,兩者本為一體。
故而太陰感悟暴漲,寒霜亦隨之進步,雖不如前者,卻也大大超過了殺生道、黃泉惡鬼道之流。
七年間,意境感悟上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而想要真正凝聚出第一道太陰神紋,他必須跨過那道門檻,真正領悟部分太陰道則,哪怕隻有百分之一也是足夠的。
這就需要水磨功夫了。
“放置欄裡的我啊,再加把勁,化神又如何不能悟得道則?有此機緣,便是天助我王煜!”
星神傳承來的恰到好處。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春去冬來。
至王煜二次奔月閉關修煉開始算起,不知不覺竟已過去六十個四季輪回。
甲子年去。
這日。
早已消耗殆儘的太陰火池中,一方黑色巨石倏然出現蛛網般的裂痕,令人好奇其中究竟藏有何等玄妙。
幸而並未令人心癢多久。
便聽轟然一聲巨響,大量被吸空的太陰魂石炸裂四濺,赤身裸體的俊逸青年從中站起,如月白的晶瑩皮膚上似有氤氳靈光流轉。
流線型的肌肉線條完美展現。
似那雕塑,又像是藝術品,端得吸人眼球。
最出眾的當屬那雙眼睛。
眼白部分化作星空之景,群星閃爍帶著微光,又如那星團漩渦般緩緩旋轉,原瞳孔位置被一方灰白色的圓月取代,如同周天星辰的核心,散發無窮氣息。
——至尊至陰!
六階太陰幽瞳大圓滿!!!
除了六種瞳術本身,還因元神本質的蛻變,誕生出了一種天生神通,一如那妖族的血脈神通,源自己身。
是為——【太陰耀諸天】!
是神通更是天生異象,此相一出,眾星拜服,唯有太陽、紫薇等同為至尊星辰的異象可抗衡。
更重要的是,此神通並非攻殺類。
而是加持類,極度契合廣寒十二相,若是再迭加太陰道則,威能上限暴漲數個台階,遠遠超過王煜的全盛時期。
就是消耗有點大,他的化神法力遠遠不夠支撐他用出第二次,故而屬於絕對底牌,定然不可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