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微微停頓,目光更加坦蕩地迎向魏榕,繼續說道:“但在堅決執行之前,作為您身邊的信息樞紐和參謀助手。”
“我認為我還有一項同樣重要的責任:確保您做出最終決策時,掌握的是儘可能全麵、客觀、沒有遺漏的關鍵信息。”
她的語氣變得更為懇切,“因此,如果我的判斷與您的初步意見或傾向存在重大分歧,我會在決策形成前的關鍵時刻,選擇最合適的方式——可能是口頭彙報,也可能是整理好的簡明扼要的書麵材料——將我掌握的所有相關背景信息、數據支撐、不同角度的分析。”
“包括我個人的判斷依據,以及我認為存在的潛在風險或不同方案的利弊,完整、清晰、不帶任何個人情緒地呈報給您。”
“我的彙報,不是為了質疑您的判斷,更不是為了證明我的‘正確’,”白薇強調道,“唯一的目的,是確保您在拍板定案時,手中握有最充分的信息拚圖,視野覆蓋了所有可能的角落。”
“決策權永遠在您手中。”
“而我,在完成信息補充的職責後,無論最終決策如何,都將毫無保留、全力以赴地去執行。”
她最後總結道:“所以,我的答案是:分歧存在時,執行是鐵律。”
“但執行之前,確保信息對稱是我的天職。”
“補充信息,是為了讓決策更周全;堅決執行,是為了讓決策更有力。”
“兩者並行不悖,都是對崗位、對您、對事業負責的表現。”
這一次,魏榕沒有立刻回應。
辦公室裡的空氣仿佛凝固了。
她靠在寬大的皮椅裡,目光深邃,如同古井無波,靜靜地落在白薇身上。
那目光裡沒有了之前的銳利逼視,卻多了一種深沉的、難以解讀的考量。
白薇的回答,超出了簡單的“服從”或“進諫”的二元選擇,構建了一個“信息保障+絕對執行”的動態模型。
既強調了秘書的服從性這一不可動搖的底線,又賦予了信息傳遞和風險提示在決策前環節的正當性和必要性。
她甚至聰明地將自己的角色定位為“信息拚圖的補充者”。
而非“決策的挑戰者”,最大限度地規避了“越位”的風險。
沉默在持續。
隻有空調送風口持續發出低沉的歎息。
魏榕的指尖,再次無意識地、極其緩慢地敲擊著桌麵,發出幾不可聞的“篤、篤”聲。那
細微的節奏,像是在反複咀嚼著白薇話語中的每一個字眼。
白薇端坐著,背脊挺得筆直,雙手依舊交疊放在膝上,指尖卻微微發涼。
她知道自己剛才的回答,是在鋼絲上行走。
她等待著裁決,等待著那冰湖之下湧動的暗流最終顯現方向。
時間在無聲的審視中一分一秒地流逝。
魏榕的目光終於從白薇臉上移開,似乎投向了窗外遙遠的山影,又似乎隻是落在虛空中某個點上。
她的臉上依舊看不出喜怒,但那份深沉的靜默本身,就足以讓空氣都變得粘稠沉重。
就在白薇幾乎以為這場艱難的問答已經結束,魏榕再次開口了。
她的聲音很輕,卻像一根冰冷的針,猝不及防地刺破了之前的平靜:“白薇……”她的尾音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難以形容的意味。
她的身體微微前傾,目光重新聚焦在白薇臉上,不再是審視工作能力,而像是要穿透皮相,直抵某些被深埋的過往。“
你的父親……”她故意停頓了一下,似乎在觀察白薇最細微的反應,“他叫什麼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