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炁開始進入體內之後,開始運轉。
首先是小周天,而後直接大周天。
周天是古代天文學的名詞。
古代科學家在觀測天體時,對所見到的大圓周稱為周天。
道家以天人感應的觀點,將內氣在人體內沿一定路線運行一周也稱周天,就是氣功中所
說的周天。
氣功中按內氣運行的路線不同又分大小周天。
小周天,是指體內真氣充盈於下丹田之後,逐漸下移至會陰,再向上通過尾閭、夾脊、
玉枕到達泥丸宮,過百會穴後再向下過印堂達兌端行完督脈,然後過鵲橋,沿胸中線
複歸丹田走完任脈。
這樣一周運行叫通小周天。
換一句話就是任督二脈走一圈,就是小周天。
而沿督脈而上,沿任脈而下,成一環流,此為順行,
炁在其中搬運又稱之為河車運行,這種炁的運行一般是自動的,用意念運行是修道大忌。
但沒有引導怎麼向上呢?
想到這裡,劉青視線歸於體內。
那股先前如洶湧洪流般衝入體內的炁,恰似一頭被馴服卻依舊躁動的巨獸,在下丹田之中肆意衝撞、翻湧,急切尋覓著宣泄與歸整的路徑。
卻因為劉青的下意識,這股磅礴炁流。
初始,炁仿若感知到某種神秘召喚,緩緩從下丹田的核心地帶挪移,那過程猶如黏稠的靈液在蜿蜒溝渠中流動,一寸寸向下滲透,直至抵達會陰之處。
炁流在此稍作彙聚,凝聚起更為緊實的力量,旋即如靈動的靈蛇,蓄勢待發,猛然向上蜿蜒攀升。
它沿著脊柱正中的神秘路徑,朝著尾閭進發。
炁流穿行其間,引得兩側經絡仿若被輕柔撥動的琴弦,微微震顫,麻脹之感油然而生,絲絲縷縷蔓延至四肢百骸,仿佛周身經脈被逐一喚醒、點亮。
任督二脈炁滿精生。
繼而,炁流馬不停蹄湧向玉枕,刹那間,泥丸宮內仿若繁星乍現,光芒閃爍,思維瞬間澄澈通明,眼裡閃過一抹幽光。
過了泥丸宮,炁流經百會穴,仿若攜著天靈之氣,向下俯衝,掠過印堂時,似有一抹清涼靈犀劃過眉間,仿若驅散了塵世萬千紛擾。
抵達兌端後,完整走過督脈全程,這一路仿若在脊梁上架起一道璀璨炁橋,光芒熠熠卻又內斂深邃。
而後,炁流轉至鵲橋,沿著胸中線徐徐下行,仿若溫潤溪流歸向大海,安然回歸下丹田,自此完整走完任脈,完成一次精妙絕倫的小周天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