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深入的交流,仿若一場甘霖灑落在劉青那片渴望知識的心田之上,讓他頗有所悟,心有所獲。
在與九叔的論道中,劉青感受到了傳統道教修行體係的深厚底蘊與精妙絕倫之處,許多曾經在他腦海中模糊不清的概念,此刻都變得清晰明了起來。
雖然劉青師老師,可是教學相長,九叔係統的體係知識還是給劉青帶了更深的基礎鞏固。
九叔對於各類法術的實戰經驗分享,讓劉青明白了在實際運用中,如何巧妙地把握時機、靈活地調整法術的施展方式。
而在探討道教經典教義時,九叔這個年代獨特的見解和深入淺出的講解,更是讓劉青對道家的哲學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為他今後的修行之路點亮了一盞明燈。
然而,劉青深知,修行之路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不能僅僅滿足於這一次的交流所得。況且,他此次前來的目的已然達到,過多的停留或許會耽誤彼此的修行時間。
劉青心中清楚,修行需要不斷地實踐和沉澱,將今日所學融入到日常的修煉之中,才能真正轉化為自己的實力。
他抬眼望向窗外,天邊的晚霞已經漸漸褪去,暮色開始籠罩大地。
義莊的院子裡,偶爾傳來幾聲蟲鳴,為這寧靜的氛圍增添了幾分祥和。
任家鎮不愧是一片樂土,也難怪文才這種傻子能活下來,還活得挺好。
劉青轉過頭,看向九叔,眼中滿是感激與敬意,說道:
“九叔,今日與您交流,我受益匪淺。”
九叔微笑著擺了擺手,說道:“啊青,你這孩子悟性極高,又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日後定能在修行之路上大放異彩。今日我也從你那裡學到了不少新的思路,這交流確實是讓我們彼此都有所成長。”
劉青微微頷首,接著說道:“九叔,時候也不早了,我也該回去了。日後若有機會,我定會再來向您請教。”
九叔點了點頭,眼中透露出一絲期許,說道:“好,修行之路漫漫,你我都需不斷努力。下次你來,我們再好好探討那些還未解開的修行難題。”
劉青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物,然後向九叔行了一禮。
轉身走出房間時,他看到文才和秋生正站在院子裡,兩人的目光中依舊帶著幾分對他的欽佩。
義莊一行已然圓滿結束,劉青從與九叔的交流中滿載而歸,心中的修行感悟又深了幾分。此刻,他邁著沉穩的步伐,朝著下一個目的地——任家鎮的鐵匠鋪進發。
夕陽的餘暉將他的身影拉得長長的,投射在任家鎮的石板路上。街道兩旁,店鋪林立,行人來來往往,熱鬨非凡。劉青心中卻無暇顧及這熱鬨的市井景象,他的思緒早已飄向了鐵匠鋪,盤算著即將要做的事情。
來到鐵匠鋪前,裡麵傳來陣陣“叮叮當當”的打鐵聲,伴隨著熾熱的爐火光芒,鐵匠師傅正揮舞著大錘,專注地打造著鐵器。劉青走進鐵匠鋪,一股熱浪撲麵而來,夾雜著鐵屑的味道。鐵匠師傅抬起頭,看到劉青,停下手中的動作,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問道:“客官,您要點兒什麼?”
劉青微微一笑,說道:“師傅,我想定製一批鐵質的裝備。”鐵匠師傅挑了挑眉,好奇地問道:“哦?什麼樣的裝備?要多少?”
劉青思索片刻,說道:“主要是一些簡單的鏟子、鋤頭之類的工具,數量嘛,大概需要上百件。”
鐵匠師傅有些驚訝,打量了劉青一番,說道:
“客官,您要這麼多工具做什麼用啊?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劉青神秘地笑了笑,說道:“師傅,您就彆多問了,我有用處。您看多久能完工?”
鐵匠師傅想了想,說道:
“這麼多的話,起碼得十天半個月,我得加派人手。”
劉青點了點頭,說道:
“行,沒問題,師傅您儘快安排。
費用方麵,我不會虧待您的。”
在劉青看來,這鐵匠不太會做生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反而是一件好事。在市井之中,大多數商人都精於算計,顧客進門,三言兩語便能套出對方的來意和需求,而後在價格和交易細節上大做文章。可這位鐵匠,在麵對劉青定製上百件特殊工具的大訂單時,竟隻是單純地詢問用途,而非急於敲定交易、謀取利潤。這一行為,恰恰表明這家夥確實有點真本事。畢竟,真正專注於手藝的人,往往不會將心思過多地放在生意場上的圓滑世故上,不會去一味打聽這東西最終用在何處。
劉青回想起當時在鐵匠鋪內的情景,那鐵匠師傅專注打鐵的模樣仍曆曆在目。他觀察到,鐵匠在揮舞大錘時,呼吸節奏十分獨特。每一次掄錘落下,都伴隨著沉穩且悠長的呼氣,而在提起大錘的間隙,則是緩慢而均勻的吸氣。這一呼一吸之間,隱隱有著一種巧妙的韻律,仿佛能間接地牽引氣血在體內運行,而且似乎還具備淬煉氣血精氣的神奇效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