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平將象牙微雕收入布袋後,三人離開石窟。一路上,向平心中思緒萬千,既為這稀世珍寶的神奇而震撼,又隱隱擔憂它可能帶來的麻煩。
行至鎮中客棧,夜幕已悄然降臨。向平坐在房中,將布袋置於案幾之上,借著燭光凝視著那微微凸起的輪廓,心中五味雜陳。
此時,馬掌櫃前來拜訪,帶來了一些乾糧與盤纏,說是為向平的開封之行準備。
兩人圍坐,談論著今日的奇遇,馬掌櫃感慨這象牙微雕定非凡俗之物,恐會招來各方覬覦。向平默默點頭,他深知前路艱險,但也不想輕易放棄這珍貴的發現。
與此同時,校尉回到軍營,那象牙微雕之事卻如芒在背,令他坐立不安。他深知監使大人的脾性,若消息走漏,自己恐難脫乾係。思前想後,校尉決定暗中派人保護向平,以防不測。
次日清晨,向平告彆馬掌櫃,騎上那多日不用的黃驃馬。踏上前往開封府的官道。
兩地相距四百裡路程,借黃驃馬的耐力和行程,急趕一天就可到達。
向平可不想趕的過急,決用兩天時間走完四百裡路程。
出洛陽,過偃師地界。
北宋的官道上,偃師宛如一顆熠熠閃耀的明珠。
官道穿城而過,宛如一條蜿蜒的巨龍,每日都有無數的車馬行人穿梭其中。
那馬蹄揚起的塵土,在陽光的映照下,如夢似幻。載貨的馬車滿載著各地的奇珍異寶、綾羅綢緞,趕車的漢子吆喝著,手中的鞭子在空中甩出清脆的響聲。
城中集市熱鬨非凡。賣糧食的老農臉上帶著憨厚的笑,自家田地裡產出的粟米、麥子顆顆飽滿,堆成了小山。那些精美的絲織品在微風中輕擺,像是在訴說著織女們的巧手。
陶瓷鋪子前,一個個精美的瓷器散發著溫潤的光澤,吸引著過往商旅的目光。
書院裡傳來朗朗讀書聲,先生手持書卷,搖頭晃腦地講解著聖人之言。台下的學子們,眼中滿是對知識的渴望,他們或奮筆疾書,或蹙眉沉思,未來的希望在這一方小小的天地中孕育。
偃師的郊外,駐紮著大宋的軍隊。營帳一座連著一座,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士兵們身著鎧甲,手持長槍,目光堅毅地注視著官道,守護著這座繁華的城池,也守護著通往兩京的咽喉要道,不容許任何敵人來破壞這一片安寧。
夜幕降臨,偃師在月色下宛如一位恬靜的佳人,等待著新的一天,續寫屬於它的傳奇。
一路風餐露宿,官道靠近一片荒林時,突然遭遇一夥強盜。強盜們聽聞有寶物在身,麵露凶光,將向平團團圍住。
向平緊緊護住布袋,心中暗自思忖,這夥強人雖不是他的對手,但他們人多勢眾,他不想過多的糾纏。就在強盜們準備動手搶奪之時,校尉派出的士兵及時趕到,一場混戰就此展開。向平趁亂走進樹林深處,卻不慎迷失了方向。
在樹林中徘徊許久,向平意外地發現了一座古老的廟宇。廟宇破舊,卻透著一股寧靜祥和之氣,向平走進廟宇,欲暫作休息。
在廟宇的後殿,他遇見了一位高僧。
高僧目光深邃,仿佛能看穿世間萬物。向平向高僧訴說了自己的遭遇,高僧微微點頭,說道:“此寶物既入你手,定是緣分,亦是考驗。你需心懷善念,護其周全,待時機成熟,自會有它的歸處。”
向平若有所思,在廟宇中停留一夜後,在高僧的指引下,重新踏上了前往開封府的道路。
而此時,關於象牙微雕的消息已漸漸傳開,各方勢力蠢蠢欲動,向平的開封之行,注定充滿了凶險和挑戰。向平在荒林中慌亂地奔走,腳下枯枝敗葉被踩得嘎吱作響。
他的心跳如鼓,布袋中的象牙微雕仿佛有千斤重,既是珍貴的負擔,也是未知危險的源頭。
天色漸暗,密林間霧氣升騰,可視度極低。向平隻能憑借微弱的月光在樹林裡摸索著前行,每一步都充滿了小心謹慎。
忽然,他一腳踩空,整個人順著一個斜坡滾落下去。在一陣翻滾後,他重重地摔落在一片較為平坦的草地之上,渾身酸痛,布袋也脫手而出。
向平顧不上疼痛,急忙在草叢中尋找布袋。就在這時,不遠處傳來一陣低沉的吼聲,他警覺地抬起頭,隻見一雙雙幽綠的眼睛在黑暗中若隱若現——竟是一群野狼。
野狼們似乎也對這個不速之客充滿了警惕,暫時沒有發動攻擊,隻是慢慢地圍攏過來。
向平平時很少會帶兵器,雙手掌心已捏出汗水,眼睛在四周快速掃視,試圖找到可以防身之物。他看到旁邊有一根粗壯的樹枝,便迅速撿起,橫在身前。
野狼們開始緩緩逼近,向平的額頭滲出豆大的汗珠,他深知自己寡不敵眾,但也絕不甘心命喪狼口。
就在野狼們即將發起攻擊之時,一陣悠揚的笛聲傳來。
那笛聲空靈而奇異,仿佛有一種無形的力量,野狼們聽到笛聲後,竟停下了腳步,耳朵豎起,眼中的凶光漸漸褪去。向平也被這笛聲所吸引,心中充滿了疑惑與好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