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嬸兒,恭喜恭喜啊!”
“這下你就可以享福咯!”
“就是哦,前幾天還在跟我們抱怨屋頭老大年紀這麼大都還不結婚,還找我們給你介紹喲!”
“要我說還是你家的有出息,年紀輕輕當了軍官,現在連人生大事都自己處理好了,哪還要你操心啥哦?”
“一找還給你找了個城裡頭的兒媳婦,王嫂子就等著兒子媳婦兒來接你去城裡享福咯!”
王建華正在跟幾位同村的大娘們站在一起嘮家常,說說東家的媳婦和婆婆吵架了,西家的閨女要說親了,擺擺這些閒話。
突然來了幾個人給她說恭喜,整個人完全沒反應過來,這也不能怪她,主要是這倆人的速度太快了,她根本都沒往那處想。
聽到後幾個人的話,王建華這才想起來,心裡驚詫的同時,臉上笑成了一朵菊花,連帶著整個人都精神了幾分。
“嗬嗬嗬,這都是那兩個孩子的事,我們做父母的都沒怎麼管,就是看他們倆自願的。”
“哎喲,你家的閨女兒子還不是有出息,兒子在鎮上鋼鐵廠上班,那可是鐵飯碗哦,哪個有你家的有出息。”
王建華驕傲的同時,也不忘抬高周圍,要不然彆人心裡該不舒服了,人情世故拿捏的死死的。
果然周圍一聽這話,心裡舒坦的不行,又開始互相吹一陣彩虹屁。
倆人的八卦直接把在場的氣氛推向另一個高潮,人群嘰嘰喳喳談論著,熱鬨非凡。
很快就開始叫人來分糧,大家又迅速排起了隊,伸長脖子往前張望,生怕自己排在後麵沒有好的糧食。
即使這種情況的發生微乎其微,但這個時代的村民對糧食看重的很。
大隊分糧食的方式主要是通過“人七勞三”的原則進行分配,即基本口糧占七成,勞動工分占三成。
這樣的分配方式就是為了讓每一位村民都能獲得一些口糧,在冬天也不至於餓死,剩下的三成則是旨在鼓勵大家通過自己的勞動增加糧食。
大隊裡很少有人分家,因為一分家就麵臨著一家人吃兩鍋飯,這個年代的鐵鍋是很珍貴的,要票不說,價格還很貴,普通人負擔不起。
在農忙時期大隊裡給留的午飯時間隻有一個半小時,如果等彆人用完再去做飯,就趕不上下午上工,就麵臨著扣工分。所以大家都是好幾代人擠一口鍋,極少有人分家。
而且壯勞動力一天至少就是十個公分,不分家家裡就有足夠的勞動力,勞動力多,掙得公分也多,分到的口糧自然也多。
“哇,這麼多糧食!”沈嘉妍聽著前麵唐愛國說的數字,嚇了一大跳。
光是粗糧,就有三千多斤,更彆提細糧了。
果然,這數字一出,人群一片嘩然,又嫉妒的不行。
薑晚順著看過去,心裡暗暗驚詫,這得乾了多少活啊。
“安爺家人口多,光是兒子就有六個,更彆說下麵的孫子了,個個都勤快的很,有這麼多糧食很正常。”
陸澤滔看薑晚好奇,在一旁默默地給她解惑。
“難怪……不過人多吃的也多。”薑晚看了一眼就默默移開了目光,她有的是糧食吃,不care。
“誒,那家那麼多孩子怎麼才那點糧食?”薑晚好奇的盯著站在前麵的幾人,她來村裡這麼久還沒遇到過。
是一個老奶奶跟著一群孩子,那群孩子中最大的也不過十多歲,最小的也才五六歲,比陸澤宇還小些,黑瘦黑瘦的,像群猴兒一樣。
“那是村裡的寡婦,她跟她前夫結婚後生了三個孩子,結果她前夫生了重病死了。她就帶著三個孩子改嫁到我們村,又生了三個孩子,結果在前幾年為了多賺一點公分,修水庫的時候失足掉下去淹死了。”
這件事陸澤滔記得很清楚,他當年回來探親就恰好遇到了這件事。
“從這以後村裡就有她克夫的謠言,不說這個,就家裡有六個孩子,也沒人願意再娶,她也就一直沒有再嫁,就這麼一個人把這群孩子拉扯到這麼大。”
說到這裡陸澤滔還歎了口氣,“人口多,又沒有壯勞動力,就隻能領點人頭糧,可不就是糧食少嘛。”
薑晚狠狠擰了擰眉,沒想到會聽到這個答案,瞧見那女人蒼老的麵龐,明明才四十多歲的年紀,看樣子跟六十差不多。
雖然日子很難,可那婦女沒有放棄,說實話,要是她自己遇到這種情況,她不一定能堅持的下來,所以薑晚對她很是佩服。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看著那群小屁孩抱口袋的抱口袋,端盆的端盆,臉上都洋溢這幸福的笑容,對他們而言,分了糧就代表今天可以吃頓飽飯,哪怕是最喇嗓子的粗糧,也讓他們感到無比的幸福。
薑晚好似被他們的笑容感染,連帶著對自己待會兒能分到的糧食也期待的不行。
不一會兒就輪到知青點的人了,薑晚排在最前麵,一臉笑意盈盈。
唐愛國瞅了麵前的薑晚一眼,又瞅了站在一旁的陸澤滔一眼,眼神複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