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連玩具都不如。
這就好比一個是超跑一個是騎著二八大杠。
這倆者的差距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想到這。
徐浩也不禁對核聚變火箭項目的態度越發的重視。
至少核聚變火箭一旦研製出來。
那龍國對於外太空的了解也就更上一層樓。
在和太空項目總負責人經過短暫的核聚變火箭項目的交流之後。
將該項目的開展日期和一些其他方麵的事宜都有了一個大概的定論。
……
另一邊。
龍國高層已經派專人將徐浩的手冊送到了2納米精度芯片攻堅組。
“這是?徐教授給我們的手冊?”
一眾光刻機專家看見這一遝厚厚的手冊的時候。
也是難以掩飾的驚訝。
“是的,這是徐教授花費半個月編寫有關2納米芯片突破的所有內容的手冊。”
“元首讓我轉告你們,務必要在確定手冊內容的正確性後才能根據手冊的內容開展項目。”
“還有,無論這本手冊內容的正確與否,這本手冊的保密程度都是最高級彆的。”
“希望各位專家不要對這本手冊內容有任何的外泄和傳播!”
……
嘶……
在場的一眾光刻機專家聽了這番話。
無不是倒吸一口涼氣。
半個月?
所有內容?
最高保密程度?
這些熟悉的字眼卻在這時,落在在場的一眾光刻機專家耳中,變得無比小眾。
因為他們這幾天也正在研究和討論2納米芯片突破的先關內容。
但是即使以他們現如今對半導體領域的知識體係的了解和掌握。
他們在理解和處理起來也隻能說是十分困難。
原以為研製2納米精度的芯片就已經是他們平生所經曆過的所有實驗之中難度最高的。
卻不曾想到緊接其後的2納米精度芯片的突破實驗難度比研製2納米芯片的難度要更高!
甚至可以說是翻了幾倍。
就連這些光刻機專家也不得不承認隨著芯片精度的不斷提高,實驗的難度也將會以幾何倍數增長這句話確實不假。
隻是現如今居然有人告訴他們。
徐浩僅僅隻是半個月就編寫了一本如此之厚的2納米精度芯片突破的所有內容。
這讓這些十分清楚2納米精度芯片突破是何等艱巨的任務的光刻機專家如何不驚訝。
“這不可能吧?這怎麼可能?這又不是什麼數學題,怎麼可能隻憑借推理就能完成這種難度的實驗?”
“徐教授這次也太隨便了吧,這種難度和嚴謹的實驗,少說也得專門進行實驗之後才能展開推理和論證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