馱著糧食回去,雖然還要再來,但是在路上行走的時候,也算是能休息一下。
而且那些裝滿了的稻穀,一袋起碼有一百二十斤左右,若不是謝衍趕驢車馱回去,換做其他人,根本就沒辦法把糧食從驢車上弄下來。
“好。”
謝衍也明白這一點。
他看著還有好幾塊田裡的稻穀,輕聲對薑綰道,“你們也不用太急,我晚上加班加點弄一下,今晚一定能把它們脫完的。”
“嗯,好。”
薑綰嘴上答應,但是又豈能真的讓謝衍一個人加班加點乾活?
誰的男人誰心疼,她可不樂意讓他一個人乾活。
謝衍趕著毛驢,拉著四袋稻穀先回家。
薑綰她們母女幾人,開始抱著稻穗脫粒。
這是最原始的脫粒辦法,很費力氣不說,效率還很慢。
不過這個時候,慢也要乾,因為這是迄今為止,這個朝代裡,能找出來的最快的脫粒方式了。
至於她們力氣不夠的事?就是多砸幾次了,總能把稻穀砸下來的。
秋收的時候管不了這麼多,都是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牛馬用的。
就是雖然她們每個人都把自己當男人用,那些割下來的稻穀,也還是沒有辦法在天黑之前脫完。
正當薑綰考慮全家一起加班在田裡乾活的時候,趙鐵柱他們過來了。
“你們先回去休息,這裡交給我們就行。”
六七個五大三粗的男人,力氣也是一大把的,就算他們在自家田裡乾了一天活了,那也還是精神抖擻的。
薑綰有些不好意思,畢竟他們累了一天,明天也還要給自家收割稻穀,現在沒理由來幫他們加班的。
而如果他們不來幫忙的話,謝衍就又要一個人乾很多很多……
這個時候薑綰才明白,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認同多子多福了。
畢竟多個兒子,就是多個勞動力,勞動力充裕的家庭,像在秋收這樣的季節,乾活不怎麼費力就完了,不是享福是什麼?
“小綰說這話,就是不把我們當兄長了。”
何大郎笑著道,“我們乾慣了粗活,這點事對我們來說不算什麼,平時我們去碼頭拉貨船的時候,可比這個要累得多。”
“第二天我們也還是一樣,生龍活虎的上工。”
“是啊,不用擔心,這脫粒對你們姑娘家來說太費勁了,我們來輕鬆解決。”
幾個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讓薑綰她們儘管放寬心。
他們乾慣了,不會累著自己的。
說完就開始乾起活來。
那握著稻穀捶打在鬥框上的力道,砰砰砰的彆提多麼大勁兒了。
“綰綰,你們先回家。”
謝衍我開口,讓她們先回去了。
薑綰看了看一邊的娘跟姐妹,點了點頭,“那你們也彆弄到太晚,若是弄不完了就先回家也沒事的,把它們拉回家有空再脫也一樣。”
其實稻穀肯定是剛收的時候好脫粒。
薑綰這麼說不過是想讓謝衍彆給自己那麼大壓力而已。
謝衍答應了一聲好,薑綰她們就先回了家。
姐妹幾人沒趕驢車,但是一人背了大半袋子的稻穀回去。
回到家,萬廣柱已經蒸好了饅頭煮好了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