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王一回京就閉門謝客,不少準備登門探望的大臣咂舌。
這是鬨得哪出?
巴州王回京一事大臣都看的出來是景和帝的意思,景和帝心裡顯然還是有這個兒子的,不然怎麼會一聽到巴州王在藩地病重就派晉王帶著太醫前去,甚至在太醫說讓巴州王換個地方養病的時候,景和帝第一時間想到的也是讓人回京養病。
要說哪裡氣候溫暖四季如春,那當屬江南啊,可陛下顯然是沒有這個打算。
派了右相這位巴州王嫡親的嶽父親自去巴州將人接回了京,這就進宮一趟,又不待見了。
那些大臣個個都是人精,第一念頭定是巴州王一家子在宮中麵聖的時候說了什麼不該說的話惹了陛下不喜。
很快,他們就知道了巴州王一家進宮的時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對此倒是唏噓不已。
巴州王一家子好不容易回京了,就算巴州王當真就沒救了,巴州王妃還生了個世子呢,憑著陛下對巴州王的父子之情,巴州王去後,陛下一定會善待他的兒子們。
日後太子繼位也會善待幾個侄子。
怎麼看巴州王這病都是賺了。
偏偏出了個蘭貴人這樣坑兒孫的母親。
這才巴州王要是痊愈了,隻怕一家子又得灰溜溜的回到封地上去。
但也有人不這麼想,以前投靠巴州王的那些官員,在巴州王被遣去封地後,待遇一落千丈。
像巴州王的母族王家,人家幾百年的世族,一個皇子外甥失勢而已,也動搖不了王家的根基,陛下和太子麵子上依舊禮遇他們。王家在文人世族中地位頗高,並不會因此受到打擊。
但其他官員可沒那麼足的底氣了。
他們倒是想投靠太子一黨,但人家太子一黨看不上他們,他們在朝堂上處處遭到排擠。
這些以右相為首,右相這些年在東宮和皇後那裡屢屢碰壁,便是右相在左右逢迎,這會也不願意再巴結太子了。
巴州王回京,對於右相等一眾先前投靠巴州王的官員來說,就是天降甘霖。
就算巴州王一回來就惹得陛下不喜,但隻要巴州王在京中,一切皆有可能。
緊緊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的稻草是溺水之人的最基本的求生本能。
對此,太子並不放在眼裡。
巴州王一黨再如何蹦躂,在他眼裡,不過是秋後的螞蚱。
眼下太子正忙著秋狩之事。
因著今年夏天沒去行宮避暑,景和帝便下旨要去西山狩獵。
秋狩這是大魏自建國以來就有的祖製,隻是自從景和帝前麵兩位帝王醉心長生之術,就連朝政都荒廢了,更彆說是狩獵這樣的事了。
景和帝登基後,一邊要收拾先帝留下的爛攤子,一邊還要料理他他幾個不安分的兄弟,哪裡得空想起來這事。
緊接著又是周邊那幾個國家蠢蠢欲動,時不時的惹事,這事自然也就無人提及。
直到前兩年,景和帝驚覺自己逐漸老去,這才提起這事,大臣們慣會揣摩聖意,當即就上奏,言說大魏如今繁榮昌盛,也該恢複太祖皇帝時的狩獵。
景和帝大手一揮就準奏了此事。
所以今年當景和帝提出要秋狩的時候,百官都很從容。
九月初十,景和帝帶著百官前往西山狩獵。
齊王帶著溫言和幾個孩子也一道去了。
一家子依舊是住在含英殿。
狩獵明天才開始,今日大家初到行宮,還要休整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