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當今勝利太平時節,自從自己結了婚,有了家庭開始,他便找專門人士畫了家譜祖宗的卷軸畫,一一添上先輩姓名,眾兄弟見老兄弟如此虔誠孝道,便一至推舉老九自己供奉祖宗,逢年過節眾兄弟兒孫們都來祭拜。
賢孝是一輩傳一輩的,人們孝敬父母長輩無意間影響了自己的子孫,言傳身教下孝道代代相傳。
到了楊自厚這一輩,見老父親對祖輩如此厚待,他更是對祖宗敬若神明,那卷軸雖已供奉多年,但楊自厚每年供奉完都精心地將其卷好懸掛於房梁之上,過年時再打開依舊完好如新。
看屋子打掃的差不都,楊自厚環視了一下屋中悠哉快樂的明澤和明婉、明月,先嗬斥了一聲:“誰也不行瘋鬨罵人呢,都給我消停的。”小哥幾個隨著年歲的增長,也對過年這一樁樁年俗事項有了愉悅而向往的記憶,都乖乖的坐在炕上靜靜觀望。
小婉更是欣欣然告訴明月:“老妹,等一會兒你看爸和老叔該供老祖宗了!咱們還得燒香磕頭呢!”?????楊老樂和大哥小心翼翼地從房梁上取下祖宗的卷軸,楊老樂托著下麵,大哥將卷軸慢慢打開,一副寬一米多,高接近兩米的莊嚴而滿帶神秘的畫卷便成呈現在孩子們麵前,那上麵有古代的門庭殿閣,條格上還按順序寫著先輩們的名字,有的地方還相應地貼上了一角兩角的人民幣。
明文想那應該是讓祖先們有錢花,也讓先人們保佑子孫後代財源廣進。
而明婉除了對這幅大畫感到熟悉而好奇外,更多的覺得這幅大畫卷比二哥書本上的圖畫更為逼真,更好看。
楊自厚欠身子將卷軸掛在牆上經年不動,隻為掛這卷軸而準備的兩根釘子上,卷軸掛好,楊自厚用洗乾淨的手巾輕輕撣了撣上麵的灰塵。
口中讚說:“挺好,還跟新的差不多。”??於是又叫明文搬來了家中僅有的高腳桌,擺上兩碗小米做香台,這時候楊自厚再怎麼節約,也事先蒸出了八個白麵饅頭,四個一組,呈三角形底下三個,上麵一個擺成山形,寓意步步升高,一年更比一年好,楊自厚供奉起先祖來是絕不含糊的,在吃早飯之前,明文撈餃子時,他便提前讓明文用小碗盛出來一碗餃子以便供老祖宗用。
這會兒便讓明文將餃子拿上來敬供。???這時楊福山在一旁說道:“給那凍梨凍柿子也拿出幾個供上!”楊自厚點頭表示讚同,遂令明文去取。
一切準備妥當,楊自厚又往香案上看了看,覺得少了些什麼,又叫明章:“老二,上院子裡麵揪兩個麻麻果去。”
“院子裡那塊有啊?”明章問道。楊老五便告訴說:“房前沒有上房後,後院山牆跟上兒有都是。”??明章聽話便來到房後,隨手便揪了幾個早已成熟的麻麻果回來,楊自厚又在屋中尋摸了一回,問說:“寫對聯那紅紙還有沒有了?”楊老樂知道大哥是要用紅紙做點紅色用,用麻麻果蘸了好點在饅頭上。
以圖大吉大利,鴻運當頭。隻是寫對聯的紅紙一時還真難找到,楊老樂便說:“紅紙備不住寫對聯都用了呢!”??幾人正在屋裡琢磨著,楊自德推門進來,見屋中的老祖宗已經供奉起來,便說:“趕緊燒香啊,還整啥玩意呢?”楊老樂問二哥:“有沒有紅紙,沾點紅色使!”楊自德回說:“我這屋寫對聯剩了!”不待楊自德回屋去取,小婉便忽地靈光乍現:“我有,在這藏著呢!”說著話明婉在被垛上拿起二哥那打放假回來便未曾拿過幾回的書包,打開從裡麵拿出疊的蠻整齊的紅紙,展開來比明章的書本要大上幾倍,正是那天楊老樂寫對聯剩下的一塊紅紙,被明婉和明月在上麵進行了彆開生麵的寫意,留下了小婉的童夢無邪,還有另外一半未曾塗抹,故此小婉好好地將其保存了起來。
楊老樂一見道了聲好:“這些就夠了!”於是把未畫抹的部分裁剪下來,用水把紅紙泡透,麻麻果在裡麵蘸兩下,將白麵饅頭的頭頂重新點上紅點,這一下頓時有了仙氣靈光。
一切準備就緒,老爺子楊福山親自點燃供香,在前頭領著兒孫們一同跪拜。
其身後一排按年齡順序依次是楊自厚、自德、自博,楊自長也知今天吃完早飯是要供老祖宗的。
遂也準時趕到,挨著五弟自樂跪拜。後麵一排則是以明文為長的晚輩們。
跪拜時楊福山不忘告念一聲:
“老祖宗,回家過年來吧!”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