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者的印象中,從他出生以來所見到過的那些仙長,大多是高高在上,俯視凡人的姿態。
曾經年少時,他離開村落,前去瀾城參加科考。
見識過大城的繁華。
更是見過那些高不可攀的仙長鬥法。
年輕氣盛的他,自然難免會有那麼一絲憧憬。
向往日後通過科考,有幸拜入某位大儒門下,即便沒有靈根資質,也能憑借學問施展儒門秘技。
可惜,結果卻是令他大失所望。
與彆人相比,他並沒有任何優勢,無法從上千人中脫穎而出。
隻能成為那為數眾多的失望者之一。
若是一次還好,可一連數次科考,皆是名落孫山。
終是令他徹底心灰意冷。
放下了心中長久的執念,回到杏花村後,不再想著出去。
這一待,便是整整數十年。
期間也因他頗有些學問,被上一任村長看重,故去後選擇了他擔此重任。
“原來是村長當麵。”
夏長生當即還了一禮,隨後才疑惑道:“不知村長剛才所謂的觀禮是何意?”
聽到這話,老者倒也沒有遲疑,撫須道:“此乃我杏花村的一件大事,名為河神祭。”
夏長生怔了一怔,眉頭微微皺起:“河神祭?”
林銘老者笑著道:“仙長想必來自其它地方,並非是我渭城人士,不知這河神祭倒也屬正常。”
說話之間,他伸出枯瘦乾癟的手指,指向了那條不遠處的大河。
“這是瀾江的支流,名為渭水,自從千年前,我杏花村先祖在此地紮根以後,便一直靠著這條大河過活。”
“稱得上咱們杏花村與其餘幾個村落的母親河。”
夏長生這才知道了這河原來名為渭水。
而老者依舊在娓娓道來。
“至於這河神祭,乃是我渭水兩岸延續近百年的傳統。”
“百年前,曾有一妖物從天而降,霸占了這處渭水,不時興風作浪,攪的兩岸百姓苦不堪言。”
“所幸後來渭水河神顯靈,親自出手將這頭妖物擒殺。據說當日一戰,還有不少渭城的仙長觀戰。”
“那一戰後,渭水畔的幾個村落,就在各自村裡修建了河神祠堂,塑了泥身,時刻以香火祭祀,求河神庇佑。”
“近百年來,再無災害發生。”
老者說完之後,突然彎腰朝著碧渭水鄭重行了一禮,蒼老的麵龐上滿是虔誠之色。
看得出來,這渭水河神十分得人心。
夏長生聽完後,終是恍然。
不過相比於這些凡人,見識太過淺薄,所知所見終究有限。
在他看來,這渭水河神,不外乎是得到大月朝廷赦封的山野小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