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大家都盼著放寒假,為什麼呢?一是因為可以愉快地玩耍,畢竟連續學習了四個多月,多少都會有點疲憊,二是因為寒假有一個華國重要的節日,就是農曆的新年。
八十年代的時候,大家的物資還不是那麼豐富。雖然像夏天、胖子這種家庭條件好一點的幾乎每天都可以吃到肉,但是父母一般都不會那樣做。
因為那樣感覺太奢侈了,花費也有點大。
但是新年的時候是個例外,因為新年在華國人心目中占的地位太重了,平常就是再困難的家庭,在這個節日也會花費很大一筆錢來準備豐盛的食材,並且還會給家裡的長輩、小輩都準備一身新衣服、新鞋子。
小輩們的新衣服、新鞋子都會在大年初一早上才穿上,這樣顯得衣服比較新。
至於食材大家就看各地的飲食習慣了,不過同一個地方,每個家庭的口味有也會有所差彆,所以食材也會不太一樣。
夏天父母是江南省人,主食主要是米飯,但是來五鼎市這麼長時間了,飲食習慣也有了很大的改變,比如對於麵食的需求明顯比以前大了許多。
江南省洪州市由於臨海,所以夏天父母小時候的飯菜以海鮮為主,口味偏甜、偏淡。五鼎市屬於北方又是內陸,所以夏天的父母剛來時很是不適應。
但是在鋼廠乾活兒,年輕的時候都是一線工人,需要出大力氣,不吃飽飯肯定是不行的,慢慢的也就是習慣了。這不,夏天父母這會兒從外邊買年貨回來了。
夏天看見父母回來,蹦跳著就去翻看都有啥好吃的。
常用的冬天的蔬菜有蒜苗、青彩椒、豆腐、西紅柿、蒜黃、菠菜、蓮藕等,還有整隻的雞、整條的草魚、生豬肘子、生豬頭、生的豬下水等,另外前段時間購買了一些本地特色的熟食肉類。
夏天父母每年在快過年的時候都會托人托運一些華金市火腿、乾海鮮、鹹魚等,由於他們都是原來的家庭也不怎麼富裕,所以他們在小的時候就開始當家,兩人都能做得一手地道的江南菜。
郭樂天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五鼎市本地人,飲食習慣都是本地化,所以小時候夏天和胖子兩個人今天在夏天家吃,明天去胖子家吃,兩個人跟打遊擊似的,這也導致了夏天基本已經被本土化了,但是對於江南菜照樣喜歡。
每到過年的時候,他們兩個就感覺特彆幸福,好吃的東西多得吃不完,感覺人生巔峰也不過如此了。
大年三十晚上,夏天父母整了滿滿一桌子菜,吃著菜看著春節聯歡晚會那叫一個幸福。
初一一早,五點多胖子就過來他們家敲門拜年了,一進門喊道:“叔叔、阿姨過年好,新年快樂,祝您二老在新的一年裡諸事順利,身體健康。”喊完就雙腿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兩下頭。
“樂樂呀,快起來,你也新年快樂,祝你新的一年紅包多多,成績再創新高。”夏建國說完後,把兩個紅包給到郭樂天。
夏天和郭樂天又一起跑到了郭樂天家裡麵拜年,拜完年以後兩小隻就結伴兒去廠區家屬院給熟悉的鄰居們拜年。隻見他們倆一人帶著一個小布袋,蹦蹦跳跳就開啟了拜年之旅。
每從一家出來,兩個人的小布袋就鼓起來一點,一邊走著一邊小聲點評著上一家大氣,直接給的有軟棗、大白兔奶糖、水果糖等,剛剛這家不行,隻給了點瓜子,連個花生都沒有。
夏天和郭樂天拜完年也快中午了,兩個人回到夏天家,然後把裝滿了的小布袋往桌子上一倒,隻聽“嘩嘩啦啦”的聲音響徹了房間。瞬間桌子上就堆滿了各種乾果、果脯、瓜子、花生、糖果等零食。
原來五鼎市這裡的習俗就是小朋友到每家拜年的時候,家裡的長輩都會把準備的乾果、炒貨、糖果給他們裝一些,大家的衣服兜比較小,所以好多小朋友就從家裡拿個小布袋,這樣裝得多。
因此,每年過年都是小朋友們最幸福的時候,這些自己辛苦得來的東西,家裡大人一般都不沒收,都給小朋友們自己處理了,這一天下來夠他們吃半個月的,甚至有時候小夥伴們還會串門以物換物的互通有無,那叫一個熱鬨。
兩個人沉浸在分東西的樂趣中都忘了時間了,一抬頭看都快12點了,趕緊把東西收拾好往郭樂天家中跑去。
兩家以前是鄰居,性格又很合得來,當時廠領導有要求,讓本地的人員幫扶一下外地過來支援建設的家庭。
他們正好是對門,又是廠領導安排的互助對象,這一來二去就有了一個默認的規矩,大年初一中午的飯,由兩家輪流安排,今年該到郭樂天家了。
兩人氣喘籲籲跑到郭樂天家的時候正好趕上吃飯,趕緊洗完手就上桌了。四位家長舉杯說道:“新年快樂!”
五鼎市這裡,初二一般都是外嫁的閨女去娘家走親戚,但是由於夏天父母是外地的,路程太遠,所以很少在過年的時候回去,過年的假期太短,路上又耽擱的時間太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