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師伯看著夏天就跟看絕世美玉一樣,都有點忍不住想揣到自己兜裡麵啊。
吳院長看著大家的樣子,嗬嗬直樂,早就猜到他們在了解到夏天的真實情況後一定會跟自己搶徒弟的,所以自己就是不提前給他們說,等都成既定事實了,他們就是再眼紅也沒有辦法了。
劉館長酸溜溜地說道:“老吳,人家小夏有這麼好的書法造詣又不是你的功勞,人家在拜師前就已經達到這種程度了,你有啥好嘚瑟的啊。
再說了你書法還沒有人家小夏好,你好意思讓人家拜你為師啊,要我說,你呀,趁著大家都還不知道這個事情,趕緊還小夏自由身吧,這樣你也顯得你品德高尚啊,是不是?”
“對對,劉館長說得對。”其他四個人也都附和著說道,並且是一副我們為你著想的表情。
吳院長就是不上他們的當,知識分子不代表是傻子,這些都是精英中的精英,玩心眼子,一般人真不是他們的對手。
但是吳院長就是不說話,靜靜地看著大家的表演,還示意你們繼續。其他人一看是騙不了吳院長了,就轉向真正的目的。
“老吳啊,你看啊,我這做姐的對你不錯吧,是不是有什麼好事情第一時間都會通知你啊,有人黑你了,我是不是每次都是第一個站出來力挺你的啊。”
“琴姐,您說的是,確實是這樣的。”
“你也知道,我這人吧沒有其他的愛好,就是對這字啊畫啊什麼的有那麼一丟丟的感興趣,平常的時候我也沒找你開過口,今天無論如何你得幫幫忙,這幅字啊,你就當是送給我的生日禮物了,我就不和你客氣了,你做著,我自己取。”蔡館長說著就要去取字。
吳院長一看這琴姐這麼彪悍,說乾就乾啊,趕緊上前去攔住,這字說啥都不能給。其他人一看也趕緊上去攔住,這怎麼說著說著就成她的了。
看書的朋友們可能奇怪了,這作品的作者就在現場,乾嘛不讓他給每人寫一幅字而是去搶已經裝裱好的那幅呢?
這是有原因的,曆代書法大家,都不能隨時隨地能達到他書法境界的最高峰,那是需要一些特殊環境激發的,所以你看曆史上有的書畫作品,發揮的水平都是有高有低,因此大家都不會相信夏天現在再寫一幅字還能達到那幅字的水平,所以啊大家才去搶那一幅字。
大家一看誰也說服不了誰,就坐下來商量一下,還有沒有其他的解決辦法。吳院長倒是想到一個辦法,他們那天聚會時夏天寫了好幾幅字,書寫水平都和這幅字一樣,那是不是意味著夏天比較特殊,他有辦法把書法的書寫水平穩定發揮呢?
雖然不知道這個概率有多大,但是總歸要試一試的。想到這裡吳院長就把想法給大家說了一下,順便征求了夏天的意見。夏天表示自己隨時可以出手,但是具體發揮水平沒有辦法保證。大家一聽覺得這也不錯,就同意了吳院長的意見。
來到書桌麵前,夏天開始研墨,問了下大家對書寫內容有沒有特殊要求,大家都表示沒有。
夏天想了想開始寫道,《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落款寫上了日期地點贈師伯京都博物館副館長蔡氏玉琴。
大家一看夏天的落款明確了是給蔡館長的,都是羨慕的不行,這幅字的水平不比吳院長那個低,字裡行間表現出的氣質也隨著詞的主題的改變而改變了。
看著這幅字讓人感覺仿佛進入了時空當中看到李煜在寫這首詞時的場景一樣,人們看完後是頭皮發麻,心裡悲愴,宗師級的作品就是不同凡響,特彆是有幸現場觀摩作者書寫,對自己的書法境界也是有所觸動。
夏天寫完後大家都不自覺地鼓起來掌聲。稍作休整後,又分彆為齊遠寫了《滿江紅·怒發衝冠》,為李複書寫了《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為劉遷和趙承運分彆書寫了《浪淘沙·把酒祝東風》、《送元二使安西》。每一幅作品都發揮穩定,大家都是歎為觀止啊。等墨跡一乾,都匆匆收了起來,手裡拿著不放下,就怕放下了一會兒找不著了。
中午的時候在吳院長家聚一下餐,下午吳院長和夏天,帶著他們五個人去安慶大學文學院參觀了一下。
晚上的時候大家又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文壇的事情,大家一路勞累奔波,九點多一點就散場了,讓他們都回酒店好好休息休息。
第二天夏天一早到他們下榻的酒店等他們,然後把他們領到了吳院長家裡,吳院長叫了兩輛車過來接他們,然後就向大劇院走去了。今天上午的安排是在大劇院觀看安慶府的特色戲劇黃梅戲。
黃梅戲是鄂州起源的,但是是在安慶府發展起來的,最早是一些民間采茶歌、小調等,後續經過一些藝術大家的整合、改進,形成了現在風格的戲劇特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