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地人地帶領,果然是舒服,一切都被安排的妥妥的,還不怕去的地方不正宗。
這天上午,兩位師兄約夏天去西湖品茶,賞景,比較巧的是吳萍和祝峰兩人正好忙完了手頭的工作,一聽說他們要去品嘗賞景,立馬也加入其中。
師兄弟五個人難得聚在一起,暢談文學,書法和人生,所以就愉快地定了下來,他們打算在西湖龍井那裡好好遊玩一番番。
西湖這裡有一個景點叫“龍井問茶”,來這個景點最佳時間是每年的穀雨前後以及清明前後,這時候是龍井茶采收的季節。
穀雨時節,茶農采茶、炒茶香溢林下。遊人慕名前來問山、問水、問茶、問茶道、更問龍井情,堪稱西湖春遊的第一快事。
現在這個時間確實不是最佳時間,不過幾位當地的土著都有自己的渠道,每年都會弄到一些極品龍井,閒暇時間泡一杯龍井香茶,讀幾卷古代名人的著作,真可謂是人生一大快事。
龍井村這裡風景非常秀麗,經過幾年的開發,基礎設施也都非常完善,幾乎在這一片區域散布著非常多的民宿茶樓,這裡大都是開放式的,沒有玻璃和空調,都是類似於亭子一類的建築。
這裡的主人賣有茶葉,價格不等,如果客人是自帶茶葉,他們提供虎跑泉的水,按照用水量收費,另外亭子等地方不收取費用,由於這裡的主人都比較恬淡,對於很多東西沒有像一些景區那樣宰人,因此外地遊客和本地居民都會經常在周末的時候約三五好友來這裡品茶、聚會、談心。
夏天隨著魯連顯他們一起走進了一家茶館,老板看到他們都熱情地打著招呼,一看就是經常打交道,雙方彼此比較熟悉的那種。
“郭嫂,今天我們自備茶葉,還得麻煩你這裡幫忙準備一些上好的虎跑泉水啊,另外幫我們安排一個好一點的景亭,我們今天招待外地來的師弟。”魯連顯說道。
“魯老弟,放心吧,那個1號亭子專門留著呢,你們直接過去那裡,一會兒我把水和杯子帶過去。”老板娘親切地說。
他們走到1號亭子,夏天一看,這裡正好可以俯瞰周圍的景色,這個亭子修建得也很用心,從柱子到房頂以及大小的規劃都是極致精美,隻見亭子下麵有兩張桌子,一張大一點的,靠近中間,還有一個小一點的,靠近外邊。
大桌子周圍有幾個小型的太師椅,旁邊有一個小火爐,估計小爐子就是為了燒茶水用的,亭柱之間有護欄,護欄裡麵是一張橫著的板子,這是讓人坐的地方。
今天的天氣相對涼爽一些,從昨天開始就一直在下雨,這會兒也還在下,坐在亭子裡麵品著香茗、約三五好友指點江山好不快意啊。
剛坐下,魯連顯就從隨身帶的包裡麵掏出來了一個沒有圖案的盒子,外觀像是牛皮紙那種類型的,非常不起眼,隻見他小心心翼翼地打開盒子,然後轉過去讓夏天看看。
夏天一看,這茶葉絕對是極品龍井啊,隻見茶葉色綠、香鬱、味醇、形美。色澤淡綠清瑩,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碗釘、蓮心、雀舌,香氣如蘭,聞之有一點淡淡的茶香。
“我們四個人裡麵,就屬你魯師兄對茶葉研究頗有成就,他這些年也在臨安茶葉圈子麵混出了名堂,我們三個人雖然也可以弄到比較極品的龍井,但是就檔次來說,還是你魯師兄拿到的更勝一籌。
平常他都不舍得喝,也就師傅來得時候或者外地的師兄弟過來的時候會拿出來一些,就是他們館長或者副館長都很難能喝到他的這些茶葉。
“今天我們也算是沾著你的光了呀。”吳萍笑著說道。
“吳萍,看你說的,哪一年你少喝我的茶葉了。主要是這些茶葉確實難得,關鍵是數量還少,每年也就隻能分到一斤,每年我都給師傅送過去半斤,剩下的半斤都招待你們這些師兄弟了,我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可都不舍得喝。”魯連顯翻著白眼說道。
“沒想到師傅那裡還有啊,我這去他那裡幾次了,都見他拿出來過,要不是你們說我都不知道呢,看來回去得去找師傅化緣啊,好東西私藏起來就沒有意思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夏天用調侃的語氣說。
“師傅那裡確實有半斤,可他每年都被他那些老夥計打秋風,分到的半斤,最後能留下2兩就不錯了,所以他沒有讓你喝估計是真得不剩多少了。
往年的時候,師傅他自己的喝完了,就來我這裡打秋風,這種極品的咱也不多啊,到了就喝點,走得時候幫他找點稍微次一級的龍井茶,基本正好可以支撐一年的樣子。”
大家正說著話,隻見老板娘從剛才他們來的屋裡麵提著一桶水,拿著幾個杯子和一個燒水壺過來了,把水壺倒滿水放到爐子上,杯子給到他們就走了。
大家的茶杯都是刷洗得非常乾淨的玻璃杯,等水燒開後,大家把杯子稍微用熱水燙了一下後,魯連顯才開始把茶葉放到空杯子裡麵,然後又過了六七分鐘,魯連顯開始給杯子裡麵注水,水呢,隻倒了三分之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