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帶著不少世族中人對劉辯的印象也改觀很大,心中要說沒有敬佩之意那是不可能的。
畢竟劉辯能夠在十二歲作出四首千古名詩,並且晉升到文道八品。
堪稱是絕世天才的典範。
他們心中也在納悶為何以往絲毫沒有存在感的劉辯殿下,在短短數月時間展現出了他驚人的天賦和能力。
當真是應了一句話。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雨便化龍。
在京師洛陽城連帶著臨近的城池郡縣內劉辯的名聲呈幾何倍數增長之際。
遠在冀州巨鹿郡廣宗縣內的黃巾軍內部卻是矛盾重重。
恢弘道觀之中。
大賢良師張角盤坐在金絲蒲團之上。
在其左右分彆盤坐著二弟張寶、三弟張梁。
頭戴白色骷髏頭冠的張梁惡狠狠抱拳請命道:
“大哥,咱們不能再這麼下去了!朝廷狗官步步緊逼,咱們原本占據的冀州隻剩下中部和北部區域了。”
“如今我黃巾軍士氣下降了厲害,再這麼下去,恐怕會有投敵之人出現。”
“不如讓小弟明日領兵萬人前去挑戰敵軍,挫敗他們的士氣。”
士氣這個東西說起來倒是有些玄妙,不好講述。
但不可否認的是士氣對於軍隊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倘若八百勢如長虹,士氣飽滿的軍隊與一萬士氣衰敗、怯戰怕戰的軍隊相遇。
很大程度,是這八百人勝利。
曆史已經給出了答案,秦末時期有楚霸王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戰。
項羽以數萬楚軍麵對秦朝名將章邯、王離所率的四十萬秦軍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鄉)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最終項羽以少勝多,奠定勝利基礎。
所以張梁方才所說的倒也沒有錯。
倘若他們繼續固守城池也能守住,畢竟人數擺在這裡的,但若想要勝利,那就難了。
因為守城的另一個危害就是,城內士卒百姓人心惶惶,士氣下降的厲害。
這麼下去,到時候即便是開城迎戰鎮北軍,自己軍隊的士氣都沒了還怎打仗!?
最主要的還是因為黃巾軍在處理民生問題和政務問題上很困難,故而導致城內的百姓民心並未完全依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