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沉聲說道:“先生,這天下除去世家之外,還有無數寒門子弟,他們當中亦有真材實料之輩,隻是缺少一個晉身的途徑罷了。”
“殿下的意思是廣招寒門,以此來治理天下嗎?”沮授目光露出驚奇。
倘若能夠拉攏寒門子弟,倒也不失為一種取代世家文人的手段。
但這又涉及到選拔官員製度的問題了。
沮授一時有些犯難,開口說道:“殿下,這天下寒門雖然數量不少,但是想要為朝廷征召,卻是有些難度。”
“不錯。”劉辯負手點頭,目光深沉的說道,“當今大漢選拔人才的製度是察舉製度,察舉以舉薦為主,考試為輔。而這所謂的舉薦權力皆被各級官僚權貴所壟斷,也導致沒有門路的寒門布衣幾乎沒有被舉薦的可能。”
“殿下所言極是。”沮授拱手沉重說道,“如此一來,使得大漢之中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直接讓世家大族把持了大漢官員的選拔。是為大患!”
“有德有才者不能居高位,而無德無才有背景之人卻處於高位,實在是危害朝政之事啊!”劉辯歎息說道。
“孤都想好了,倘若孤能執政,定要修改這選官製度。”
要說古代封建社會選拔人才的製度較為公平的製度,也就是唐宋時期出現的科舉製度了。
劉辯心中的藍圖也是將現在的察舉製度改為科舉製度。
如此一來,便能夠極大的削弱世家大族的力量。
世家大族之所以底蘊深厚,無非就是他們家族之中出現了許多朝廷的重臣大官。
而劉辯改革官製,科舉製度一出,便能極大的改善這一情況。
不過這些都隻能夠現在想想罷了,畢竟如今的形勢不容劉辯做這些事情。
沮授朝著劉辯拱手一拜,說道:“殿下,既然袁太傅等士族願意與殿下聯手對付朝廷宦官,殿下可以在此期間,趁著士族與宦官兩虎相鬥之際,暗中發展壯大自身力量。”
“如此一來,即便是日後士族與宦官分出個勝負出來之後,殿下也有足夠的資本和勢力不受他們的擺弄和控製。”
聞言之後,劉辯星辰似的眸子猛然綻放光芒,嘴角不自覺的微微上揚。
站起身,拱手道:“先生之言,深得我心啊!!就依先生所言行事!!”
二人在宮內詳談了許久,自是君臣和諧,其樂融融。
接下來的時間裡,劉辯的生活又歸於平靜。
每日三點一線。
早起修煉武道,隨後前往太學學習儒家經典,修行文道。
有空閒的時候,就前往高順的軍營之處,查看陷陣營的訓練情況,以及張飛在訓練士卒和統帥士卒的長進。
要麼就是前往皇莊,查看番薯的長勢如何。
在田豐這位大才的培育下,番薯苗的長勢十分喜人,劉辯的心也逐漸的放鬆了下來。
早朝。
文武百官皆規矩齊整的排列在溫德大殿之中。
文官位列左側,武官位列右側。
文武官員身上所穿著的官袍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