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要是劉宏有這麼容易改變,這麼聽勸的話,也不會被稱為漢靈帝了。
有這麼一個坑兒子的老子在,一切都隻能靠自己了。
劉辯苦歎一聲。
現在已經是中平二年(185)十一月了。
按照曆史的進程,漢靈帝劉宏會在中平六年(189)年駕崩。
至於具體是幾月份,劉辯已經記得不大清楚了,但是這些不重要。
重要的是…距離自己獨掌天下大權隻剩下不到四年的時間了。
四年時間看起來很長,實際上卻很短。
而熟知曆史的劉辯清楚的記得,漢靈帝劉宏駕崩之後,方才是天下大亂的時候。
世家門閥雄踞州郡,割據群雄!
現在隨著劉辯的到來,他雖然在這段時間裡改變了不少曆史,但是有些最本質的危機仍然處於大漢的四周……
想要改變……劉辯需要更加的努力才是!!
他微微閉上雙眸,靜靜思索著接下來的計劃和步驟。
所謂走一步看十步,便是如此。
隻有時刻準備好方才能夠在機遇和危機到來的時候從容應對。
劉辯揉了揉額頭,心中暗道:“如今自己身為太子儲君,想要四處征戰是幾乎不可能了。
作為太子儲君,身份尊貴,更是不能夠以身犯險,即便是自己想出去征戰,恐怕文武百官都會攔著自己,死也不會讓自己出洛陽以身犯險的。”
“那麼現在自己能夠做的也就是儘量快速恢複大漢的國力,發展民生!”
第一,運用自己頭腦裡還記著的先進工具和技術,來改良創造大漢現有的生產工具。
爭取提高大漢在農業和冶鐵上麵的生產力,以此來快速恢複提高大漢的國力。
第二,自己可以利用太子儲君的身份,多多向父皇提出諫言,例如減免稅收,鼓勵商人交易,開放夜市等等一係列利國利民的政策。
第三,這段時間裡,自己麾下的軍隊也不能夠放鬆警惕,必須要加強訓練。
這是為了應對接下來幾年裡可能會出現的亂世之爭。
劉辯皺著眉頭仔細想了想,
目前自己麾下的軍隊有兩千人的陷陣營。
不錯,兩千人!在這段時間裡,陷陣營又擴張了。
不過…兩千人已經是陷陣營目前所能夠擴張的極限了。
要知道,每一個陷陣兵卒身上所穿戴著甲胄和手持的兵器,都是整個大漢最精良的裝備。
盔甲是最堅固的,兵器則是最鋒利的,在兵卒之中。
此外,由於陷陣營的訓練量幾乎是普通軍營的三倍到五倍之間。
導致他們的飯量也是遠遠高於其他軍營的。
糧食、肉食方麵又是一大筆支出。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陷陣兵卒每個月的俸祿也需要發放。
不過這些俸祿倒是沒那麼多,因為大漢軍營中俸祿普遍不高。
在這個時代,普通人能夠吃飽飯就已經很幸福了,而許多投身兵戎的就是為了混口飯吃因此對於俸祿上的要求倒不是很高。
但是兩千人的俸祿支出,也是一大筆巨款。
也幸虧是腰包充足的劉辯,要是換另外一個人,還真養不起這麼多的精銳兵卒。
劉辯實際上很有錢,尤其是在平定黃巾之亂之後,通過收繳黃巾賊軍的倉庫等等,得到了大量的錢財。
……
喜歡我在神話三國當仁君請大家收藏:我在神話三國當仁君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