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想的,有才之士,對於孤來說,那是多多益善呐!”劉辯笑道。
“既然殿下想要得到這些人,那麼就更要去參加詩會展露出您在文學、詩賦上的超凡能力了!!
這些飽學之士雖然有著異於常人的天賦和能力,但是卻也有著異於常人的心高氣傲!!
若隻是發布榜文詔令,招他們入朝為官,隻怕效果甚微!
但若是殿下能夠以自己的真才實學來打動他們的話,那麼效果會截然相反!!”
“除此之外,殿下還有一個必須要參加這次詩會的理由!”
“哦?還有什麼理由呢?”劉辯反問道。
“這次的詩會上,匈奴人代表乃是中州大乾皇朝的文士,若是殿下不去,隻怕我大漢沒有人是他的對手啊!!”
荀諶憂慮說道,緊接著鄭重的望著劉辯,
“所以啊,殿下!這洛陽詩會非你不可啊!!!”
這話說得倒也不假。
三國時期的天才謀士雖然很多,但是他們所擅長的乃是排兵布陣、奇謀鬼策!!!
而對於詩詞歌賦上麵的鑽研卻並不深刻。
直到後來魏國一統天下之後,戰亂不再頻繁,國家主要以治理為主以後,詩詞歌賦才再次興起。
這個原因也很簡單。
在亂世的時候,各個軍閥之間混戰,戰亂不斷,那些天才文士腦袋裡想的自然是如何擊敗對方,如何結盟,如何算計!
如果腦袋裡麵全都是這些詩詞歌賦的話,恐怕活不到明天!
而天下統一之後,戰亂少了以後,文士們隻能將自己的聰明才智放在治理國家上麵,以及這些詩詞歌賦上麵,以此來彰顯自己的才能學識。
故而,現在乃是東漢末年,各地的文士主要學習的仍然是如何出謀劃策、排兵布陣,對於詩詞歌賦的研究也不是說沒有,但是側重點肯定不是這個。
而中州的大乾皇朝可就不一樣了!
大乾皇朝已經統一了三百餘年,國內和平祥和,外無戰亂,國內的文士們將精力更多的放在詩詞歌賦和治理國家上麵。
因此,這王安雖然在大乾皇朝內排不上名號,但是在這大漢之內卻是能夠獨占鼇頭!!
聽完荀諶的話語之後,劉辯的星眸中閃掠過一道精芒。
如果這次的【洛陽詩會】隻是為了消遣娛樂,給那些世家大族臉上貼金的話,劉辯自然是沒必要參加。
但是根據現在的情形來看,這次的洛陽詩會,他劉辯,太子殿下!是非參加不可了!!!
一是為俘獲一眾才子的“芳心”!
二是為了收獲一批世家大族的忠誠之心!
三嘛!
則是為了扞衛大漢在東荒境內,文道一脈的至高榮耀!!
在這東荒之內,大漢的文道才是最強的!!文風才是最繁盛的!!
“事不宜遲!友若,我們走!!”劉辯反拉住荀諶的手。
在荀諶驚詫的目光之中,直接帶著他來一段虛浮騰躍在空中的經曆。
劉辯拽著荀諶快步行走了約五六十米後,隻聽到身後荀諶傳來的沙啞聲音。
“殿,殿下!!走反了……”
“咳咳…抱歉,你來帶路吧…”劉辯假裝淡定的撓著頭,輕描淡寫的說道。
……
喜歡我在神話三國當仁君請大家收藏:我在神話三國當仁君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