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荀諶的眼眸中掠過一道鄭重的神色,“這三人一旦入了這三個邊境之地,相當於掌控了大漢的門戶,一旦有失,大漢危矣!!
因此,殿下若要選擇的話,此人對殿下對大漢的忠心應當排在首位,其次才是才乾!”
“這一點,孤也知道,孤心中已經有了幾個人選,你們來看看合不合適。”
隨即,劉辯撩起了白潔的袖袍,緩緩開口說道:
“皇甫嵩、朱儁還有孤的宗親劉虞。”
劉辯之所以選擇這三人,自然有他的理由。
首先,皇甫嵩和朱儁二人都是當世的名將,能征善戰,而且在內政上的水準也不低。
其次,皇甫嵩和朱儁二人對於大漢帝國的忠心可謂是日月可鑒,曆史上兩人對於大漢朝廷和皇帝一直是忠心耿耿,從未有僭越的行為。
哪怕是大漢快要覆滅的時候,也從未想過建立新朝的僭越想法,隻是內心苦悶。
至於劉辯的宗親劉虞,此人是曆史上的幽州牧,憑借懷柔的手段,將幽州鄰近的異族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兩地之間流通頻繁。
若不是後來有公孫瓚這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小霸王崛起,幽州之地或許會繁華好幾十年。
劉辯選擇這三人是因為憑借後世的知識,看清楚了曆史的走向,故而選擇這三人。
而荀彧、郭嘉、荀諶三位謀士可沒有劉辯這樣的經曆,他們聽到劉辯所說出的人名之後。
第一時間,便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思來想去,最後發現這三人確實符合剛才所說的標準。
都是忠於大漢,忠於天子殿下的牛人!
也因此,荀彧郭嘉他們對於劉辯的識人能力更加的欽佩了。
荀彧正色道:
“皇甫嵩和朱儁兩人都有大將的經略能力,並且皆是忠心赤膽之人,以他們二人為帥,坐鎮邊境之地,想來能夠迅速穩定當地,殿下真是好眼力啊!”
郭嘉也是捋著還未長出來的胡須,裝模作樣的說道:
“如今漢室衰頹,人懷異心,唯劉公(劉虞)不失忠節,殿下以劉公為帥,實乃明智之舉!”
郭嘉看人的本領自然不必多說,連他都這麼說,劉辯更加放心了。
話說起來,劉虞當真是一個忠節的人。
曆史上,曾有人想要擁護劉虞成為天子,但是他卻始終不從,在當皇帝這樣的極大誘惑麵前,他還能夠堅守本心,不可謂不是一位真正的忠節君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